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3年前,他是一個地隧道道的農民,僅僅熟悉非洲菊;3年后,他帶領互助社栽植非洲菊的規模已經做到了臨沂的“老大”。他就是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景真花卉栽植專業互助社理事長張景真。
以跑步速度創下大業
“實在,在2021年我就想搞非洲菊栽植,但是沒有政策扶持,資金也不足,這事就一直擱在心里。”張景真說。村委會換屆選舉,張景真當選村主任,搞非洲菊的心思又活出現來。當時正值5月,地里的麥苗馬上就要灌漿,但這個時節也是栽植非洲菊的較佳時機,經村委會配合研究,幾個委員決議帶頭鏟麥苗搞非洲菊栽植大棚。
“村民都說我要瘋了,等著看我的笑話,但是我以為這事能成,就顧不了那么多了。”張景真說。2021年景真花卉栽植專業互助社正式成立,社員只有村委會的3小我私人。互助社在鎮農經委的幫助下,通過簽署保證條約,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到70畝土地,通過信用社貸款、小我私人出資共籌資金50多萬元。
2021年互助社開始建棚,6月27日開始栽苗,每個大棚投資1.4萬-1.5萬元,栽植非洲菊4400株。由于非洲菊從栽植到開花只需要70天,昔時第一批非洲菊切花就開始銷售,到年底時不只收回了成本,而且每個棚又賺了1萬元。
“看到能盈利,村民都主動加入互助社,不需要我再宣傳發動了。我讓他們無條件入社,同時,把當時租地價格主動上漲到每畝1200元。”張景真說,“不到半年時間,原來26個棚就生長到了76個,面積生長到220畝,基本上全村村民都入社了。現在社員已經輻射到周邊四五個縣(區),羅莊區的湯莊鎮生長了13個棚,沂水縣的馬站鎮生長了20個棚,河東區的湯河鎮、大城子河鎮生長43個棚,這些基地都由我提供建棚、技術、收花、銷售一條龍服務。”
用品牌拓寬銷售渠道
蘭山區夏村蘭旗花卉農民專業互助社的非洲菊栽植生產銷售一家獨大,此前臨沂市生長的非洲菊基地基本上都依托蘭旗而建。“我們剛開始也依托蘭旗花卉專業互助社代銷,但是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有自己的品牌,以是我們注冊了景真花卉商標。”張景真說。
為成立自己的銷售網絡,尋找客戶,張景真走遍北京、天津、太原、西安、洛陽、武漢、南陽等市。“現在北京、天津、山西等地都有我們的客戶,產品供不應求,每天的發貨量到達1300扎-1400扎左右,3萬余枝。”張景真說。
“以前,銷售價格別人說了算,現在我成了所謂的‘二道商人’了,統一價格收購,每朵花提成1分錢。”張景真說。現在正是非洲菊市場行情興旺的時候,天天下午三四點鐘開始采花,六七點鐘集中包裝和清算,統一發貨,依托臨沂壯大的物流優勢,基本上在破曉兩點左右鮮花就能到北京、天津等市場。
依賴過硬技術贏得客戶
據張景真介紹,互助社發往各地的非洲菊切花很受客戶歡迎,重要緣故原因之一就是花的顏色正、花朵大、品相好。要做到這一點,技術管理是下午。非洲菊雖然栽植比較粗放,但管理起來也很有學問。非洲菊比較容易得白粉病、灰霉病和疫病,蟲災重要有紅蜘蛛、白粉虱。為了提升花的品質,削減病蟲害,張景真投資10萬元建了沼氣池,通過利用牛糞發酵發生的沼液作為肥料,這樣栽植非洲菊不招蟲、不生病。
現在,互助社的非洲菊品種有8個,年產花量較多的是“世紀紅”,80萬-110萬枝,“玲瓏”、“雪橘”、“香檳”、“蜜桃”、“貴族”和“黃色風暴”6個品種的年產量70-80萬枝,年產量較少的是“紫月”品種,只有50萬枝左右。據張景真介紹,雖然這些品種產花量不同,市場價格也沒有多大不同,但是栽植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市場需求量,只有品種齊全,保證各個品種的日產量,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雖然近幾年非洲菊的市場行情已經熱過去了,但是我大略地算了一下,就按每枝花1毛錢計算,我們的收益也相當可觀,每個棚年銷售年收入基本上在4萬元左右。”張景真說。
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花市一直持續走低,尤其是寶貴花卉受的打擊較大,但據張景真介紹,非洲菊市場行情基本沒受影響,究其緣故原因,他以為是市場定位決議的。他以為,非洲菊屬于普通花,多數是搭配使用,各種迎賓花籃、手捧花都需要非洲菊,此外,近年來鮮花祭拜盛行,用鮮花制作花圈成為主流,而鮮花花圈的重要品種就是非洲菊。
對于非洲菊給當地國民帶來的收益情況,張景真說:“村里較窮的也能蓋起二層樓了。”對于今后的設計,張景真介紹,又在鄰村流轉了200畝地,準備再建60個大棚,成立資金合作協會,用互助社擔保貸款,不用老國民出錢,通過銷售切花采取獲本。同時,他準備提升大棚檔次,建一部門高溫大棚,增添玫瑰等切花品種,擴大經營范圍,利用非洲菊舉行捆綁銷售,實現利益較大化。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