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初秋時節,走進浦城縣山村,四處飄溢著桂花的清香。這里就是紅歌《八月桂花各處開》吟唱的原中心蘇區縣,現在的“中國丹桂之鄉”。
浦城是丹桂種質資本的原產地,據文獻紀錄,種植歷史長達22021年。但長期以來,都是村民在門前屋后自覺栽植,制作自用的桂花茶。“真正將丹桂作為產業生長,是在‘十一五’期間。”浦城縣委書記陳國發告訴記者,全縣丹桂栽植面積每年以萬畝速度遞增,現已突破6萬畝,居天下首位。
陳國發說,通過實施丹桂產業生長十年設計,全縣年產丹桂鮮花50萬公斤以上,年均繁育丹桂苗木2億多株,動員了數萬農戶發家致富。
丹桂是現代城市園林和山地綠化的珍貴樹種。中國加速城鎮化歷程后,丹桂苗木脫銷南北大中城市。浦城縣捉住這一契機,提出“政府指導、市場主導、農民主體、企業參加、協會互動、縣校互助”的生長模式,全力推動丹桂形成產業規模,動員農民增收。
臨江鎮水東村林農黃安民自2021年就開始栽植丹桂,現在被稱為當地丹桂產業的“始祖”。黃安民回憶說,“剛開始試著種一點丹桂,重要是采花,釀桂花茶,銷量不大,但比種田好一些。”
丹桂苗木需求大增,黃安民將重心轉到栽植丹桂樹上。“丹桂樹作為綠化樹很脫銷,我們栽植規模由較初的10多畝擴大到100多畝。”黃安民說,“2年的苗一棵可以賣兩塊多錢,一年下來能賺幾十萬元。”
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黃安民的丹桂交易越做越大,成立了浦城萬棵苗業公司,產品遠銷上海、湖南等天下各地,2021年銷售額達100多萬元。
2021年榮獲福建省“花王”稱謂的丹桂花,風姿綽約,又清香宜人。“北京奧運會場館、上海世博園、廈門園博園都栽有浦城的丹桂,脫銷天下23個省市。”浦城桂花協會副會長江紹雄說,全縣2.5萬丹桂栽植農戶從中受益。
江紹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均勻種10萬株丹桂苗,成活率按80%算,就有8萬株。每株苗價格0.8元左右,銷售額就有6.4萬元。扣除租金、苗木成本、人工成本,至少賺3萬元。
鄉下丹桂加工一直是浦城的傳統身手,丹桂茶制作身手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此基礎上,浦城縣指導企業開展丹桂的深加工,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食物加工企業應運而生,企業一年加工桂花20多萬公斤。
浦城縣木樨園營養食物有限公司開發了金桔桂花茶、桂花金桔糕、糖桂花等一系列桂花產品,“公司一年需收購加工3萬多公斤的桂花才能滿足市場需要。”總經理徐良華說,產品遠銷上海、北京等地,桂花產品年產值達3000多萬元。丹桂產業前景看好。浦城丹桂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浦城丹桂”、“晨露”2個品種得到國際園藝學會授予的木樨屬新品種國際登錄證書。徐良華說,公司2021年設立時,收購桂花1公斤才10元左右,現在較低要20元、較高46元。而一瓶浦城糖桂花也由7元提高到15元。
據浦城縣副縣長劉建平介紹,現在,全縣依賴桂花產業年收入萬萬元以上的就有20多戶,百萬元以上的達百余戶。他說,浦城縣正與福建農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互助,著力丹桂萃取精油、美容護膚品、自然香精等項目的研發,以開發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桂花產品。
2021年頭,浦城縣啟動建設了一個集桂花苗木繁育區、交易區、休閑旅行區、科技研發區等為一體的中華桂花博覽園,設計面積達6450畝,擁有千年九龍桂及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等四大品系40多個品種。同時,為突出弘揚丹桂文化,還排演了大型現代贛劇《丹桂情》,游客來可以恣意賞桂花、聽桂花。
“綠色生態也是生產力,浦城丹桂產業能夠做大做強,基本在于捉住了綠色生長的新時機。”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維澤說,南平市近年來瞄準生態市建設,生長綠色經濟,力爭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可持續生長的新路徑。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7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