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浦東祝橋鎮(zhèn)共和村里的兩棵大樹,經驗了八十年的風雨,見證了陳先生一家三代人的生長和整個村子的變遷。就在陳先生以為自己和這兩棵老樹一樣,將會長久地在祖輩長大的地方繼續(xù)生活下去時,動拆遷不期而至。
老宅拆了,老樹去哪兒?“我跟這棵樹已經生活了40年,這棵樹見證了我們家三代人的生長,我們不忍心把它們砍掉。”他告訴記者:“我并不想要錢。如果有公園贊成吸收,能夠專業(yè)地照顧,我免費送。”
大樹已有八九米高
浦東新區(qū)祝橋鎮(zhèn)共和村六隊的部門民宅拆遷工程已經動工,已經從老宅搬走的陳先生一直體貼著一件事:自家門前的兩棵80歲的老樹該去哪兒?
從市區(qū)驅車一個多小時后,記者來到了已經拆除泰半的祝橋鎮(zhèn)共和村六隊。下雨天,空氣很是新鮮,泥濘的路上沒有幾個村民,幾輛運土車在一片空曠的曠地上往返作業(yè),村民原先住的小洋樓已成為殘垣斷壁,瓦礫堆放在路邊。這其中,就有陳先生的祖屋。“我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里,上百年了。”在祖屋廢墟的劈面,兩棵目測有八九米高的大樹并排而立。記者大略測量了下,老樹直徑約為40厘米,枝干粗壯。“這兩棵樹是我爺爺小時候親手種下的。”在共和村長大的陳先生今年快40了,說到這些樹有些傷感:“聽我母親說,這是我爺爺10歲的時候親手在自家田頭種下的。”陳先生經常聽母親提起這兩棵老樹,“當時一共種了3棵,兩棵存活了下來”。
三代人影象離不開老樹
“這兩棵樹陪同了我們整整三代人,從我出生起,它就站在那兒,真舍不得脫離它們啊!”陳先生說,影象中的童年,總和“玩伴”老樹分不開:小時候,村里的男生們總在老樹下打彈珠,女生們則喜歡在周圍的荷塘邊嬉戲。盛夏的晚上,老人三五成群,黃口小兒自成一片,在老樹的樹蔭下納涼、打牌、玩耍。
村里人都很敬服老樹,農閑時,大伙種完地后,還隔三差五澆點水,到了春天給它們打藥除蟲。“小時候,老樹只有我的腿這么粗,現(xiàn)在越長越壯,一個小孩子都抱不住了。”
多年前,陳先生的爺爺過世了。在陳先生心中,老樹不僅是兒時的“玩伴”,而且還算得上是他的家人、尊長,它看著自己長大。“看到它,就似乎爺爺還在我身邊。”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