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從上個世紀80年月開始,丁香花就與太陽島、松花江齊名,成為哈爾濱的象征之一,哈爾濱也因此被雅稱為丁香城。哈爾濱的春天來得遲、去得快,而丁香花恰在這個時節綻放,填補了哈爾濱春景短暫的缺憾,因而很受哈爾濱人的喜歡。”哈市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收到了市民張仁偉的建議,他建議哈市設立“中國哈爾濱丁香節”。
百萬株丁香飄香哈爾濱
丁香又名“百結”,屬于鄉本樹種,原產我國,約有50個品種。市民在哈爾濱市街道和公園里常見到的是紫丁香、洋丁香、暴馬丁香、白丁香等七八個品種。丁香極為耐旱,縱然長時間不下雨,也能存活;不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生命力極強;能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自己還可以入藥,可以提煉香精、制作化妝品,用途非常普遍。2021年4月12日,丁香花被哈爾濱確定為市花。
哈市的市花曾經一度慘遭損壞。從上世紀90年月初,隨著老城區刷新,在新的綠化地點種上了草坪和其他灌木,卻難覓丁香。同樣的悲劇也在街路刷新和其他市政建設中上演。到2021年年底,哈市丁香總數已降為49萬株。
但是讓張仁偉感應欣慰的是,哈市開始成立國家級園林城市后,去年和今年春植時,在松北大道、通達街、哈同入城口、哈平路、哈工大科技園、天恒山景觀區、松柏園、古梨園、雙擁路和太陽島進島大道等處栽植了30萬株丁香,豈論是品種,照樣數目,都創下了歷年之較。現在50余個品種近100萬株的丁香香飄全城,使得哈爾濱丁香城的美譽愈發名副實在。其中,香坊區興建的占地面積達3.6萬平方米、栽種1.2萬余株丁香樹的丁香園還執行了市民認養制度,在哈市掀起一股丁香熱。
丁香城應該打造丁香節
哈爾濱被列入北京奧運十大較熱旅游城市之一。張仁偉以為,哈市應該以此為契機,繼續打造生態型園林城市,進一步將哈爾濱市城市文化定位由“冰雪旅游名城”上升到“中國北方文假名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市花也是丁香花,而且已經舉行了幾回丁香節,哈爾濱應該加大丁香的開發力度,適時推出丁香節,且宜早不宜遲,否則丁香城這個名字可能會被緯度臨近的呼和浩特市奪走。”張仁偉不無憂郁地說。
“文假名城不是一個口號,它的建設和完善需要許多高水準的標志性文化設施來支持,才能名副實在。而丁香花作為哈爾濱的市花理應作為城市的一張手刺,做大做強。”張仁偉說。一個城市是有文化精神的,這個文化精神是這個城市的地域特色,是在經濟文化歷史生長中逐漸形成的。丁香花不僅是一栽植物,一種花卉,一種審美,也是一種精神。丁香盡管姿容娟柔,但卻絕不嬌慣,極為耐旱、耐寒,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譽,哈爾濱人喜歡丁香花,將之定為市花,其中的審美情緒認統一定包羅了對丁香花內在文化精神的深刻分明和融會。花如其人,人若其花,相看兩不厭,在文化品質上哈爾濱人與丁香花實現了深度文化情緒認同。舉行丁香節就是要以明晰的節日形態,進一步挖掘丁香花的人文內在、文化品質,從中尋找到花與人在人文精神上的契合點和融會處,“以植花育人,以人植花”,進一步推進哈市城市文化建設。
丁香花在哈市品種齊全,數目眾多,在特定季節已經成為城市容貌較亮麗的一道風景,丁香花的幽香已經成為哈市較典型的鄉土氣息和都市味道。無論是內陸人照樣外地人,都市把丁香花作為哈爾濱春季標志性的特色。哈市的丁香城雅稱還不響亮,標志性還不穩定和鮮明,舉行丁香節就是要以節日的形式,為哈市城市容貌特色舉行生態審美定位,進一步彰顯哈市城市容貌生態特色,使哈市城市容貌的特有審美屬性在天下范圍內更鮮明,更具有文化美學的風姿。
“在丁香花開的季節,天氣狀態好,群眾心情也比較好,戶外活動很容易開展,因此在春季舉行丁香節,全體市民一定紛紛參加,積極相應。另外,太陽島已經在去年開展了太陽島首屆丁香節,有了一定經驗積累,只需要將這一節日擴大至全市范圍即可。而丁香花開的時候也正是哈市旅游事業的淡季,設立丁香節,就是要在特定季節,以特定的形式,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設立丁香節可以巧妙地把宣傳和旅游融為一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張仁偉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