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白蘭花要口伐?”這吳儂軟語的叫賣聲是在提示你,江南已是六月。過去,每年梅雨時節,陌頭經常可以看到花白頭發的阿婆挎著小竹籃,濕潤的藍布遮掩著一朵朵鐵絲串起的白蘭花、梔子花,這些花即是民間老國民消暑醒腦的較愛。
但記者最近調查發現,由于洋花充斥,花卉品種增多,傳統的“香花三絕”———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產量逐年萎縮。只有工作日早晨,在某小我私人潮擁擠的地鐵出口處,才有可能和誰人挎著小竹籃的阿婆重逢。
香花三絕度夏的香包
在南京東路地鐵站3號出入口,行色急遽的人們,常會被一位鶴發阿婆吸引、立足。阿婆是賣白蘭花的,梳著一絲不亂的發髻,穿著泛白的藍色對襟平民,挎一竹篾的小籃子,籃子里濕濕的紗布下蓋著整齊的白蘭花。
“阿要白蘭花,阿要白蘭花”,白蘭花一元兩朵、茉莉花和梔子花兩元一束,每束花都被扎得整整齊齊。阿婆告訴記者,這些花都是打電話找老相識批發的,一般的花卉市場,很難找到這些切片的鮮花。
上海風景園林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高級工程師鄔志星告訴記者,白蘭花、梔子花和茉莉花被譽為“香花三絕”,能起到消暑提神的作用。“上海人解放前就有了夏天佩帶白蘭花的習慣。”鄔志星說,這三種花清香無毒,特別相符夏天人們需要清新醒腦的需求,“因此在夏天,這三種花也有了香包的作用。”
叫賣不再買花靠運氣
“小時候會買一朵白蘭花,而且一定要掛在襯衫胸前的第二粒紐扣上,這樣恰好能聞到香味,又不會太嗆鼻。”家住浦東的李女士,對兒時的買花經驗仍記得十分清晰。但現在,想買白蘭花只能靠運氣,由于這些年,在她家周圍再也沒有看到賣花的阿婆出現過。
李女士的丈夫胡先生依稀記得,解放前就在弄堂里聞聲“梔子花、白蘭花”的叫賣聲了,“現在只有一些老太太在街邊賣,以前另有年輕的小女人。”現在,每到梅雨季節,老兩口都市通知女兒,出門時碰著賣花的阿婆,別忘了買上兩朵回來。利潤不高傳統花難覓
白蘭花難覓,是由于花卉品種增多,洋花逐漸受寵,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這三種夏天時令花產量逐年萎縮。不外,滬上部門花市有這三種花的盆栽出售,價格在15元到40元之間,每盆內里也許開了幾十朵。據攤主介紹,這些盆栽在上海人家里屬于很常見的品種。
一位售賣茉莉盆花的花攤老板于樹華告訴記者,像地鐵口賣花阿婆手里的鮮切花現在很難進貨,“這種花很容易謝,保留不當,一個晚上就謝完了。”于樹華說,現在盛行的玫瑰、百合等產量很大,相反茉莉花等盆栽賣不出高價,培植量削減,無法在夏天供應足夠的鮮切花,只能在盛花期供應一些,或有少數市民在庭院屋旁栽種一些,因此今夏此類鮮切花簡直難尋覓。
對此,業內人士也建議,花卉生產商不妨考慮把“梔子花、白蘭花”作為專門的鮮切花加以培育,以保留申城夏天獨占的絲絲清香。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