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林業專家創新嫁接技術
記者在金華市平原地區的一個國家良種基地里看到,20多畝4米多高的“小個子”山核桃樹上,掛著一簇簇毛茸茸的青綠色圓果,采摘人員用竹竿敲打就能輕松采到果實。
這得益于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專家首創的山核桃異砧嫁接技術。國家林草局山核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林科院亞林所木本油料首席專家姚小華介紹說,采取該嫁接技術后的山核桃樹對土質的適應能力大大提升,過去只能在石灰巖陡坡地上生長,現在在丘陵、平原地帶也能茁壯生長,再加上樹種實現了矮化,山核桃采摘的平安性得到有用保障。
“林農再也不專心驚肉跳地爬上樹敲果子了,產量還大大提升。”望著眼前豐收的山核桃林,金華市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原生產賣力人滕建華笑著說,嫁接苗生長周期顯著縮短,種下4年就開始掛果,第5年單株較高產量便可到達10.8公斤。值得一提的是,嫁接過的山核桃樹完善地保留了原先的口感。
多年來,姚小華一直從事薄殼山核桃育種工作。“為了改良薄殼山核桃品種,我們試過將薄殼山核桃樹接在內陸山核桃樹上,也試過山核桃樹和山核桃樹嫁接等方式,但成活率低的問題都很難得到基本解決。”姚小華說。最終,在多種嫁接方式中,以美國薄殼山核桃作砧木,將從建德山核桃老樹上挑來的穗條作為優良單株嫁接其上的方式得到樂成,嫁接苗成活率顯著提高。這正是山核桃異砧嫁接技術。之后,該試驗效果與建德林業局樂成合作,并通過國家林草局科技成果判斷。
現在,經驗多年試驗,在保證嫁接苗性狀穩定的條件下,山核桃異砧嫁接技術已陸續在金華、建德、淳安、臨安等浙江多地,以及安徽六安等7個外省縣市開展小面積中試。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