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這次搬遷的古樹是一棵古銀杏,在整個華東地區,它的歲數僅比新區西岳村的那棵銀杏年輕,整棵樹高18米,相當于6層樓的高度,胸徑1.6米,需要3個成年人才能將其完全抱住,現在由于周圍環境的變化,它從呆了600年的地方換個新家。
紫竹苑項目主管稱,這棵古樹移植了十幾米,要在也許兩年時間里舉行養護調養,確保這棵古樹存活。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原先的鄉村已被現代化的修建取代,古樹生長環境發生偉大變化,必須移植到一個條件相對適宜的地點,否則難以存活下去。然而古樹在原來的環境中生活了幾百年,對周圍的環境已經適應,且古樹已經到了垂暮之年,移栽到新的環境中很容易死亡,以是給它搬個新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挪活,樹挪死”,600歲古樹移栽成活率到底有多大? 此次為古樹遷居的江蘇藝軒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擁有園林綠化二級資質,雖然具備了移植樹木的技術,也有過移植樹木的經驗,但移植樹齡那么長、體態那么大的古樹也是第一次。“較難的是,樹體已經傾斜,像東南偏向傾斜,有點歪,如果搞不好的話,我們一吊它就要向一邊倒。”公司董事長陳勇介紹, 人年數大了是經不起摔的,古樹也一樣,在移栽歷程中只要發生偏倒,必死無疑,而且這次要移植的古樹連根部土球,重量到達200噸。為阻止此類情況發生,此次古樹移植動用了40多名專業人員和多臺機械,制訂了詳細設計,并有專人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適時對方案經行調整。“較內里一層是保濕的絨毯,絨毯上面打活力素,絨毯外面是草繩,草繩外面用麻片,麻片外面用麻繩。”
移樹歷程中用于古樹根部的保護措施總共有7層,采取的都是較先進的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古樹在移植后存活率。此次用于古樹移栽的用度到達60萬元,但在我國其他地區古樹移植歷史中,用度并不高,2021年杭州市花了近400萬元用來遷徙兩棵古樹,同年在建甬臺溫高速公路為遷徙一棵千年古樹,花去350萬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