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以宜昌為核心的三峽地區是天下植物學術界認定的天下臘梅原產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曾作“西陵峽口折寒梅”。本是宜昌土生土長的花,由于市內栽植較少,以致一些普通市民并不熟悉。記者特大城市綠化美化行動首批項目之一——臘梅園,選址濱江公園大公橋景區,將于最近開工建設,以滿足市民就近觀賞市花的需求。
2021年,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表決通過欒樹、橘樹、臘梅、百合為市樹、市花,要求大力推廣,使其成為宜昌鮮明的風景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臘梅是以野生資本居多,城區街道、花園陽臺種植得相對較少。”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公橋客運站的拆除,為濱江公園各景區間的銜接締造了條件,也讓以臘梅為主的花卉植物入園成為可能,對于完善濱江公園景觀系統,增添住民對環境的參加度,提升沿江大道一帶的環境質量均具有重要意義。
考慮到周圍已有建成的天下和平公園、大退卻紀念廣場,鋪裝面積較大,能夠做到集散人流、住民健身活動等。“臘梅園”將以生態為主,盡管少設或不設大面積的鋪裝節點,重點營造植物景觀。旨在將該地區打造成園路自然流通、植物景觀犬牙交織、植物品種厚實多變的城中綠島。
“臘梅園”除了花廊、石雕、涼亭外,還將增設臘梅文化墻,整個園區設計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其中,綠化用地面積8260平方米,占到75%以上。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