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開發商眼里它能招財 住民眼里它能“鎮宅”,專家指出古樹移栽死亡率高,呼吁完善律例保護。
“香樟雅園”,“森林城堡”,“丹桂豪庭”……現在,越來越多高等樓盤冠以“生態名稱”,房價也是隨之一起飆升。這些樓盤有著一個配合“賣點”——綠化環境優美,擁有高齡野生樹。然而,開發商眼里的“搖錢樹”、住民眼里的“鎮宅樹”,在專家看來卻并不適合生長在城市小區里,這種移栽行為無異于“生態掠奪”。
市中心一家開盤不久的高等樓盤,房地產開發商正抓緊較后階段部署小區綠化環境。只見主樓前的綠化帶里有件“鎮宅之寶”——一株需兩人合抱的香樟樹,大樹細小枝丫已所有被砍去,主干則被薄膜和草繩“五花大綁”。售樓人員自豪地介紹,這棵香樟樹樹齡已有80年,光是從山里運來的運費就跨越10萬元。
在記者走訪的多個新開樓盤中,擁有類似高齡野生樹的不在少數。不止一名開發商坦言,房地產項目都需要“炒環境、找賣點”,除了水就是樹,一個小區只要擁有了一定數目綠蔭如蓋的參天大樹,其蘊含的“立體生態看法”就會使房價迅速看漲。云云心態驅動下,越來越多開發商不惜價值到其他省市收購、移植大樹。
“高齡野生樹,進小區死亡率很高。”本市某區綠化部門負責人坦言,外省市一些省會城市曾經公布過移栽大樹死亡率跨越70%。該負責人注釋,成年大樹尤其是古樹,可塑性較低,一旦移植就會加速樹體老化,不出兩三年就會枯死。“開發商售出樓盤后把后續養護工作全權交給物業公司,而物業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專項經費,只能眼見樹木逐步枯死。”
能否用“執法武器”保護野生大樹?有關執法部門表示,“損壞珍貴樹木罪”僅指國家級保護野生植物、省級保護樹種和生長期一百年以上的原生樹木,對于一些達不到這一標準卻同樣珍貴的樹木缺少保護條例;致罪條件必須到達“致死”三株以上,執法部門有時難以取證。
專業人士建議,防止“生態掠奪”需要地方聯手,建議各地配合研究完善地方相關執法律例,從源頭上防止高齡野生樹流向房地產開發商,并團結執法部門,為查處、責罰偷運樹木、致樹木死亡等這類“趨利行為”提供園林專業知識方面的支持;此外,綠化部門也應積極向市民宣傳環保知識,樹立長遠保護生態環境的正確理念,切莫僅僅把眼光停留在“家門口的小環境”上。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