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南京住民爭相種菜
朝天椒、青菜、蔥、花生、蘿卜……有市民反映,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的蘭園小區,有住民利用公共綠地種菜,偌大的一塊草地釀成了自家菜地。更太過的是,“菜農們”為了蔬菜茁壯生長,澆糞、翻土……氣息難聞,其他住民只得繞道行走,還嚴重影響了小區的綠化環境。在這鬧市的小區里,怎么會有菜地呢?記者接到舉報后,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現場:公共綠地成了自家菜地,草坪釀成了“蔬菜拼盤”
記者看到,在蘭園小區的終點,有一處鐵柵欄圍起來的園子,內里種滿了蘿卜、扁豆等蔬菜,整個面積有一百多平米。小區住民李大爺告訴記者,這里原先是東南大學的一片花房,以前還會看到大學的先生和學生來這里搞科研,現在卻釀成了“菜園子”。
另據一位知情人介紹,蘭園小區原本是東南大學的家族區,之前住的基本上都是大學的教職工,學校把小區的這塊綠地釀成了培育花卉的基地,厥后小區內入住的外來人員越來越多,做起實驗也不太利便,花房就逐漸閑置了下來。
看到這片地空著,小區里的20多戶住民舉行了“朋分”,一家一塊,朝天椒、青菜、蔥、花生、蘿卜……各種應季的蔬菜,五花八門。現場圍觀的小區住民表示,他們也不是有意利用公共綠地種菜,而是不忍心看到這片曠地荒蕪。記者在菜地現場,隱約聞到一股臭味。“味道很大的,天氣稍微一熱,出門就要戴口罩。”住在小區的張小姐無奈地說,有的住民在種菜的時候,用糞便給蔬菜施肥,給小區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解決:城管團結物業清算小區“農民菜園”
隨后,記者聯系了城管執法隊員。聽到記者的形貌,城管執法隊員啼笑皆非,“今年五六月份,我們已經來鏟除過一次了”,但鏟除之后,“菜農們”馬上又種上了。
城管隊員又來到蘭園小區對住民們舉行勸說。一開始住民不認可是自己種的菜,反而說是觀賞植物。“在這里種菜是違規的,不僅影響了小區的環境,還對其他住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了未便。”在城管執法隊員的勸說和幫助下,“菜農們”很配合,紛紛打開柵欄讓執法隊員和物業人員進園子里處理“自家的菜地”,拔蘿卜、摘辣椒……
現場的住民也紛紛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將這片曠地利用起來,搞成草坪或者擺點花,周圍環境會好一點。“如果這里種花,我們馬上就還回去。”正蹲在“菜地”里撿蔥的王女士說,“把菜鏟了我們心甘情愿,也沒人有意見,重要是看這塊地閑著惋惜”。
最后,四名執法隊員加兩個物業人員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鏟除了這塊“違建菜地”。
建議:可將“菜園”釀成公共健身場所
菜地鏟除了,住民們就不會再種菜了嗎?這塊地會被用來做什么?對此,南京玄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梅園中隊執法人員趙勁告訴記者,根據南京市城市管理條例,在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是不能以種菜的。為了讓這塊曠地不再釀成菜園,小區的物業公司已經和東南大學國資辦加強聯系相同,希望不要讓這塊地閑置。
“只要讓這塊地充分利用起來,住民就不會再打這塊地的主意了。現在,開端意向是,由于小區內暮年人比較多,搞一些健身器材或者是綠地都不錯。這樣一來,既能杜絕私自種菜的現象,又能給住民提供一個磨煉身體、休憩的地方。”趙勁說。
城管隊員在執法的同時,發現菜地旁邊有一排平房。記者追隨趙勁沿著平房走了一圈,平房前面多出來的部門從形式上看屬于私搭亂建,應該屬于違建范圍。由于這些小區棲身的多是下崗職工、退休老人和外來租戶,器械較多,棲身面積小,擴陽臺、搭棚子、蓋小房,能夠滿足住戶利益上的訴求。但是私搭亂建也存在多方面的隱患,這就需要多部門加強管理,加大對住民的宣傳力度。
城管隊員表示,城管部門下一步將團結東南大學相關部門對這一塊舉行環境整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