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安徽省銅陵市郊的大通鎮大院村不僅是“銅陵白姜”的產地,尚有當地村民引以為傲的盆景產業。背景吃山的村民徐紅專把對盆景的執著喜歡轉化為對事業的孜孜尋求,成了遠近聞名的“盆景達人”,在他的帶領下,網絡銷售已經成為大院盆景銷售的重要方式。他還夢想著,要把大院村打造成安徽南部甚至全安徽較大的盆景基地。今天的節目我們就和您說說徐紅專的盆景產業夢。
門前是交通便利的過境公路――銅陵市沿新大道,屋后是三面環繞的青山。這里就是徐紅專位于大院村的盆景生產基地。他把自己的QQ號醒目地標示在盆景制作基地的門牌上。
在徐紅專的帶領下,我們沿著一條并不寬闊的小路,走進了這個沒有圍墻的植物天下。眼光所到之處,有千姿百態的花木盆景,尚有密密匝匝長在地里的鐵干虬枝。在秋天的陽光照耀下,綠色的三角楓、羅漢松,紫紅色的紫薇,黃色的銀杏非常惹眼。在一座小葉榔榆盆景眼前,我們停下了腳步。徐紅專說,原木是六年前他在一個山腳下發現的,經過培育它的市場價格已到達3萬多元人民幣。
“取回來把內里的雜質什么器械把去掉,栽活之后了用我們誰人盆景制作手法,嫁接枝條把它定位。培育了三年之后,就長成了這種效果。”
在這個盆景基地里,鄉野間原本不能成材的樹木、樹樁,依附徐紅專的“能手回春”變身盆景的例子不在少數,“如果它要是直干的,我們就要培育出大樹型的;如果彎曲的,我們就要培育出那種動感的。好的材料,那我們培育的周期就要短一點,材料差一點的,我們周期要長一點。一般的材料,我們都能把它做成盆景。”
趁著語言的間隙,徐紅專隨手拿起一把鉸剪為盆景做修剪。他說,盆景的素材來源于大自然,也是大自然的濃縮,看待盆景就要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有耐心,“盆景它成型至少要5年,有的甚至要到8年到10年。這要看素材了,如果要想達上一個好的效果,提高它的藝術價值還要3到5年,以是這個耐心是很重要的。”
大院村三面環山,有著悠久的制作盆景的歷史。不外長久以來,盆景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村民賣盆景沿襲挑擔兜銷的方式,不僅耗時艱苦,市場空間還小,只在周邊銷售,價格也很低。徐紅專介紹說,他從小就喜歡修剪花花卉草,他自娛自樂地在家里做了幾百盆盆景。厥后網絡發達了,他就開始在網上和志同志合的朋友一起“曬”成果。2021年的一天,他第一次在網上公布了他制作的十盆盆景的照片。開始的時候,網民們心里有疑慮,不愿在網上購置盆景。厥后一位來自福建省福鼎市的市民在網上邂逅了徐紅專,“福鼎的一個朋友和我們聊,我們經常上網用QQ談天,談盆景的作品啊、生產歷程啊、盆景的習性啊,聊到厥后我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逐漸也對我有了一定的信托,我們就成了好朋友,然后他就問我要是我的盆景賣給他,應該是什么價格。”
這一次徐紅專賣給他兩盆三角楓盆景,一共1200塊人民幣。雖然數額不大,但這是徐紅專在網上做成的第一筆交易,他非常珍視這個機緣,這個機緣也引來了無限商機。
今后,徐紅專不停地把自己培育的盆景拍成照片,上傳到盆景藝術在線論壇,引起許多網友熱議,這其中有一位來自臺灣的姓呂的客商,“開始也是在網上談天,其中一個是臺灣的朋友,熟悉了一個臺灣朋友,他說他們哪里非常喜歡我們這邊的老鴉柿這個品種,他問我們能不能找到老鴉柿這種盆景,以是我就在我們周圍找一找。”
徐紅專在鄰近的安徽青陽縣找到幾株老鴉柿,他拍成照片發給這位在網上熟悉的臺灣朋友,“我在網上發照片給他看,他一看非常喜歡,以是他就出價叫我賣給他,厥后我就賣給他了,賣給他兩盆,他說非常好。厥后他又說,他韓國的朋友也想要,又說他日本的朋友也想要,又說有其他的朋友要老鴉柿盆景,他問有沒有了,厥后我就自己種,我知道這個有市場,他說要一批,不是要一點點,是要許多,要許多的話我就不自己種了嘛,我就感興趣了,有市場我就開始自己種了,由于我們在外面找,價位高還很難找到,人家沒有這個品種,以是我就自己種。第一次種了幾千棵,也許三千盆,厥后這三千盆養活了,養活了他就要,較后就寄給他了,厥后他說韓國的朋友要、日本的朋友要,他另外要寄一些給日本、韓國的朋友了。那批交易成交30多萬人民幣。”
厥后,徐紅專和這位臺灣陸續做成幾百萬元人民幣的盆景交易。他培育栽植盆景的才能被認可,盆景陸續被人聯系定購,“他們很喜歡,就要求在我們這買。開始我們就試著賣一批器械,做了幾筆就很樂成,到后面了要的人越來越多,規模就越做越大。”
雖然有一定的經驗,但當徐紅專決議把興趣與事業劃上等號時,他知道原先的積累還遠遠不夠。他開始潛下心來研究各種樹木的習性,從網絡上學習構圖、選干、整根、整枝、培植等盆景制作技術。他從1畝地開始試起,逐漸生長到20畝、100畝,到現在已經流轉了村里的1000多畝土地,并成立了怡康盆景園藝有限公司和大院盆景專業合作社,“我們大院村做盆景歷史已經很長了,但是都不成天氣,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如果要想把它做大做強,必須還要陋習模,規范管理,以是我這流轉了一千畝土地,希望在我們銅陵這塊做大做強。”
另外,徐紅專還注冊了網店。他一年的銷售額60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網絡銷售占到70%,“網絡銷售我有一個官方網站,淘寶也有網店,尚有就是網站有幾個銷售專區。我有一個專門的銷售人員每天在誰人操作,在網上聯系客戶。”
在徐紅專的動員下,同村的不少村民也加入到盆景制作中來,收入也實現翻番。短短幾年內,大院村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盆景產業特色村。在不久前銅陵市舉行的“創業銅都?成就實業”創業大賽中,徐紅專榮獲了一等獎。
徐紅專的盆景產業輻射到石臺、青陽、岳西等周邊地區,也動員了當地1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大院村村民佘后祥原本守著三畝水稻田生活,現在他把土地承包給徐紅專,并在基地里當起了園藝工,“過去一年就能搞到3000多塊錢人民幣,現在田地租把他都有3000多塊錢人民幣,還可以在這里打工,一年還搞到3萬多塊錢人民幣。”
眼下,徐紅專正忙著搞基地計劃,打造“三園”:盆景栽植的生態園、科技樹模園和以盆景文化為主題的旅行園。盡管這是一項浩蕩的工程,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但徐紅專照樣信心十足,“這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對吧?它究竟是個文化產品,我希望做自己喜歡的器械把它做好。計劃好了,但是實施――,我們究竟是農民身世,資金照樣缺乏,以是有時機的話,我們會找有實力的朋友合作,配合投資,還要努力爭取政府的支持。”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