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車子行駛在長興川步村的山路上,從村頭到村尾,所到之處,眼目所及,皆是花木的秀逸與艷麗:山上有花木,層層疊疊;院中有花木,簇簇叢叢;門前有花木,盆盆罐罐。形態各異的黑松、杜鵑、女貞等百類品種遍布,猶如一個偉大的盆景公園。?
川步村,這個位于長興龍山街道鳳凰山腳下的浙北山村,在期間變遷中沒有同流合污,而是選擇栽植盆景。在3年時間里,它從一個普通的山區小村生長成為擁有數萬盆盆景的小康之村。
鄉村與盆景,邂逅于2021年。那一年,受到房地產業下行影響,這個原本依賴傳統苗木產業的山村遇到了苗木難銷的狀態。而恰在此時,盆景在國內市場卻相當緊俏。當時川步村已有個別村民做起盆景交易,而且借著這股風越做越大。
是繼續墨守成規,照樣捉住盆景這個大市場?在一年里四處旅行觀測之后,川步村村民有了謎底。
為了激勵村民生長盆景栽植,2021年村里又召開了一次“盆景大會”,會上,村黨總支書記陳志年又一次做了慷慨激昂的發動。與此同時,村里專門制訂了一份《萬盆花木進川步生長設計》,答應每盆盆景給予50元的津貼。川步盆景,至此走上正軌。
在村里的號召下,一些原先栽植大型苗木和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搞起了盆景栽植,有著“盆景王”之稱的邵正良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邵正良家的一方院子里擺放著上百盆盆景,這些經過盤扎、剪輯得來的藝術品,僅一年就為他帶來了近20萬元的收入。
從山洼灘澗上撿拾挖掘而來的枯木,在盆景種養之人的苦心經營下,來年便會枯木逢春。或抱樸守拙,或雍容大氣,透過枝葉便能從中品味到匠人獨具的慧心。
“一些盆景左右兩枝彎曲的角度,這些在書上沒有統一標準,都是根據不同花木的情況和自己感受而來。”邵正良說,正是在一次次實踐中,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才對盆景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在他看來,盆景所承載的不只是花木的風骨,也凝聚著創作者自身的藝術修養與人生體驗。好盆需要養上幾十載,這其中許多技法,除了從書籍上學來外,許多都是口傳心授或是自己專心感受而來。不僅云云,他還走遍長三角學習各家經驗,其盆景造型兼容并蓄浙派、徽派等的特點和技法,秀氣古樸卻不失明快流通。
村中另一位盆景栽植大戶唐建良,在長水公路一側修建了屬于他和盆景的清峰山莊,而且在內里做起了全新實驗:把長興的楊梅樹做成盆景,讓更多的人買楊梅盆景回家。
“在人們心中,盆景似乎就是個奢侈品,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狀態,讓盆景像發家樹一樣走入尋凡人家?!敝劣诹硪话雺粝?,唐建良仍在積極,不外在徜徉了這片海洋之后,他似乎已經看準自己將來奮斗的偏向。
和唐建良一樣,川步村的300多戶盆景經營戶正經驗著從農民到外出創業打工,再到回鄉成為盆景藝人的角色變化,他們在不停學習和試探?,F在,如何提升川步村盆景的名聲,從而讓更多的川步盆景走到國民院落中成了又一個橫亙在村民眼前的問題。
為了擴展盆景的銷售渠道,村里的大學生村官黃亮在“雙十一”購物節之后萌生了將川步盆景放上網的想法。與此同時,一個讓川步人心動的設計正在逐漸成型。
“我們設計將川步村的盆景產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利用長水公路沿線現有的優勢生長一條‘庭院經濟’長廊,那么,盆景產業才能日益美和精。我們現在已經有這樣的設計,而且正在逐步實施。”龍山街道經濟生長辦主任許繼鋒說,“明年,這也將成為我們農業為之積極的一塊工作內容。”
也許是今冬天氣溫順,也許是邵正良照料適合,種在盆景里的高山杜鵑已經冒出了一個個花苞,即將在來年開春迎來全面綻放。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