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今年秋冬種期間,全市將在種足種好小麥、油菜的基礎上,設計栽植80萬畝以上紫云英,其中50萬畝用作綠肥,20萬畝留種,10萬畝用作生長農業旅行旅游。到“十二五”末,全市紫云英栽植面積將生長到120萬畝以上。
信陽地處南北天氣過渡地帶,生態環境怪異,是紫云英栽植的較佳地區之一。信陽市栽植紫云英歷史悠久,是天下紫云英種子生產基地。該市耕地保有量1045萬畝,秋冬種常年栽植面積945萬畝,尚有近100萬畝冬閑白茬田,嚴重影響了耕地利用效率。而大力生長紫云英及其相關產業,是削減并清除冬閑白茬田,推進信陽市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有用途徑。
生長紫云英及其相關產業效益非常可觀。信陽市農業局劃分從紫云英留種田、作綠肥、用作旅游旅行三個方面,對栽植紫云英的效益舉行了研究測算。紫云英留種田,每畝可產種子30公斤,畝均效益300元。種子加工出口后,每畝可創匯600元。與麥茬田種水稻相比,紫云英留種田種水稻每畝可增收稻谷50公斤。盛花期的紫云英可為稻田提供大量必須的養分,每畝削減化肥投入約100元,且對后期作物也延續有用,實現延續增產。與普通稻米相比,用紫云英作綠肥生產的綠色和有機稻米每畝可增收600元左右。此外,紫云英葉色碧綠,花色艷麗,花期較長,大田栽植可與小麥、油菜花相映成趣,極具觀賞價值,可動員我市旅行旅游業生長。
現在距栽植紫云英尚有不到一個月時間,信陽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制訂紫云英生產生長計劃。以城市郊區為重點,啟動“紅茶圍城”工程;以公路、鐵路沿線為重點,啟動“彩帶護線”工程;以旅游區、風景區為重點,啟動“觀賞花園”工程;以冬閑白茬田集中區為重點,啟動“綠肥樹模”工程;以種子生產優勢區為重點,啟動“種子基地”工程。各縣區要充分利用當地冬閑白茬田,規模化栽植紫云英,重點成立天下綠色和有機大米生產基地,叫響信陽農業品牌;各相關部門要強化服務,培育壯大一批紫云英種子、蜂蜜加工出口龍頭企業,提升農業出口創匯能力。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