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綠油油的草坪猶如一張偉大的綠色地毯,似乎要一直鋪到天涯……多年來,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鎮打出特色牌,生長花木經濟,依賴全鎮22000畝草坪打響了自己的品牌,每年湟里鎮都有4400多萬平方米草坪運往天下各地。湟里因此被譽為“中國的新西蘭”。
在20世紀80年月,湟里鎮就開始了花卉苗木的栽植。不走尋常路,搞出自己的特色,這是湟里人的生長思路。自2021年起,武宜村種上了草坪。20多年來,這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勢,現在全鎮已有22000畝草坪栽植面積;兩個草坪專業互助社成立后,更是充分行展了輻射效應,周邊安南村、西安村等也都種上了草坪,帶領一大批農民致富。
常州市婦聯領導慕名來到安南村“三八”綠色樹模工程草坪基地,旅行并總結經驗,向全市推廣。草坪基地由東安社區安南村12隊婦女隊長孫福琴負責,延續兩年被推薦為常州市“三八”綠色樹模工程。
20世紀90年月初,農民種糧效益下降,閑置農田增多。孫福琴捉住時機,主動承包了本村35畝閑置田,開始了草坪栽植,不停引進試種草坪新品種,先后從外地引進了馬尼拉、天堂草、高羊茅、白三葉、馬啼芹等草坪新品種。隨著草坪栽植技術的提高,特別是把握了無害化除草技術,孫福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執行了自產自銷,年產值達10萬元以上,年利潤也有6萬元左右。
之后,她將全隊婦女組織起來,教她們種草坪,為她們提供草坪種,絕不保留地教授栽植技術,并幫助她們銷售。在孫福琴的帶領下,全隊建起了300多畝的婦女草坪栽植樹模基地,并延伸到周邊村組。現在,草坪基地面積達2500多畝,年戶均賺錢1.5萬元以上,其中有困難戶10多戶,現在已所有靠種草坪脫貧致富。
在武宜村,以中國舉行亞運會、港澳回歸、國慶五十周年等重大活動為契機,草坪栽植已成為家家戶戶的主業。現在,全村耕地已95%以上種上了草坪,草坪品種也增添到了高羊茅、馬尼拉、天堂等10多個品種,鋪向了天下各地,成了聞名遐邇的草坪專業村。
“草坪狀元”張文娟,是香泉村的一位普通婦女。多年來,她承包了鄰村300多畝責任田、拋荒田,栽植草坪,成了江蘇省著名的種草坪能手。她的產品推銷到天下各地,北京亞運村足球場、長江三峽工程工地上都有她的草坪。隨著生產規模擴大,一小我私人來不及除草,她就招聘了一些下崗人員和外來打工者。現有女工40多名,男工16名。女工專門除雜草,男工專門鏟草坪,年均勻收入達8000多元。
在后坊村,村民們則在栽植能手毛泉炳的動員下,種上了新品種丹麥草。丹麥草是毛泉炳經過對北方城市草坪優選品種的研究,對上百栽植物舉行引種觀測后,從百合科沿階草屬中選出的一種抗旱性強、節水耐陰的植物。毛泉炳將之命名為“丹麥草”,并申請了國家專利。2021年,毛泉炳因此得到了國家林業局較高獎“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
看起來不起眼、生命力卻非常頑強的青草,正成為湟里經濟的支柱。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3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