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黃花梨”都沒了?尚有11棵!海珠區福場路上一棵降香黃檀樹(俗稱“黃花梨”)被盜,引發街坊連番嘆息。羊城晚報該路段尚有11棵黃花梨,主管部門海珠區建設和園林綠化局表示,現在已加強巡查福場路,并將為這11棵“珍稀寶寶”砌上花基,添置名樹牌,與街坊配合保護它們。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仍在追查相關的偷竊樹木案。
發動“全民護樹”
一周前被盜黃花梨的栽種泥坑里,已經種上一棵普通的綠化樹苗。
海珠區建設和園林綠化局稱,盜樹案發生后,他們對該路段的樹木品類舉行了統一判斷。現在,福場路尚有11棵黃花梨,街道已經派綠化管養隊伍加強巡查,福場路劈面的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也將加入“護樹隊”,醫院夜班保安會協助“看緊點”。
此外,該局還設計在9月份為剩下的“樹瑰寶”砌上新花基,在樹身掛上種類格局牌,用文字向街坊路人說明樹木生長情況、介紹廣州市對名木古樹的保護條例。“格局牌能起到裝飾和科普的作用,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名樹的存在,配合保護它們。”相關賣力人說。
專家之見:遵照“適度修剪”
雖然權威部門稱沒有“過分搶險”,但不少街坊認定,黃花梨是被砍去一泰半后才云云容易被盜的。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風景園林與城市計劃系主任李敏表示,被“剃禿頂”的路邊樹大多數可以繼續生計下去,不外,如果樹的所有樹冠都被砍走,就失去了“樹的成果”,縱然存活,也失去了凈化空氣、綠化、遮陰的作用。
李敏表示,由于“樹木千奇百怪,不同的樹條件紛歧”,以是,至今沒有統一的修剪標準。“樹木的修剪重要憑經驗,由于缺乏專業訓練,為了簡單圖利便,確實存在過分修剪的情況。”李敏以為,對樹木簡單“剃禿頂”是不能取的,雖然沒有相關標準,但對樹木舉行相關操作時,應當遵照“適度修剪”的原則。針對降香黃檀木等寶貴樹木,更要加強管理,較好能指定專門的部門舉行相應保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