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北京林業大學的第一批7個遠緣雜交牡丹新品種,得到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審核通過。這標志著從2021年開始的芍藥科植物遷地保護項目得到樂成,并開始結出碩果。根據現在的保護地資本判斷,以后每年都市有2至3個甚至更多的新品種出現。
據芍藥科植物遷地保護項目組負責人王蓮英介紹,天下芍藥科芍藥屬中,牡丹組的9種所有原產于中國,芍藥組的22種中,也有9種原產中國,中國芍藥組的原生種約占天下的29%,是天下芍藥科植物當之無愧的起源中心。而位于豫西伏牛山區的洛陽市欒川縣的保護圃海拔1300米,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000毫米,非常適合芍藥科植物的引種生長。經過王蓮英等人10余年的起勁,現在已樂成將紫牡丹、大花黃牡丹等牡丹組的所有9個野生種和草芍藥、川赤芍等芍藥組的4個野生種引入保護圃中;這些牡丹、芍藥原生種生長強壯,可正常著花結實,樂成實現了從種子到種子的引種目的。該資本保護圃已成為我國芍藥科引種較全、生長著花情形較好的首個芍藥科植物遷地保護資本圃。
現在國內牡丹種植品種基本為紫斑牡丹、卵葉牡丹等革質花盤亞組雜交而生,而紫牡丹、黃牡丹、狹葉牡丹等肉質花盤亞組的牡丹卻一直沒有得到利用,但在這一組里才有真正的黃、紫等顏色,可以通過和現在的種植品種舉行遠緣雜交得到更多優異的觀賞品種,這對于改善國內現在種植品種的花色有很大促進作用??紤]到這些野生品種在原生地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生計狀態危險,為了較大限度地保護利用野生原種牡丹,王蓮英教授率項目組人員從2021年開始,多次赴西藏、云南、四川、湖北、山西、甘肅等地舉行種質資本調查與引種工作,通過采種和挖掘幼株方式將這些原生種株遷到保護地中舉行觀測實驗。
經過比較,這7個新品種與國內其他種植品種相比有顯著的優勢。如2021年4月雜交的‘中原一品黃’,是我國現在自主研發的唯一純黃色品種,較傳統黃色品種‘姚黃’顏色更黃;比美國黃色品種‘海黃’花色更純,花瓣基部無紫紅斑。該品種昔時秋天平茬后,次年春天仍能興隆著花,是現有牡丹品種群中不多的現象。另一個品種‘中原玫瑰紅’初開時花朵內含玫瑰色光暈,這是中外種植品種中所少見的顏色,具有新穎性。而選自紫斑牡丹實生苗變異品種的‘中原隱花白’,顏色純白,完全隱去了紫斑牡丹所共有的紫褐色斑,這對牡丹遺傳性狀的研究極有價值。
王蓮英以為,這些新品種的樂成培育,說明保護圃中的原生種牡丹完全繼續了其在原生地的特征,不僅對育種資本圃非常有意義,還可以作為原生種后裔的展示園。她示意,現在較需要做的是新品種的后續推廣。新品種的擴繁需要大量的資金、土地資本,而芍藥科植物遷地保護項目是缺乏資金扶持的自選項目,后續工作還需要業內人士大力支持。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