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毛竹將‘下山’,我們也不用再為初加工帶來的環境問題而東躲西藏了!”日前,龍游縣廟下鄉的傅小剛告訴記者。從事毛竹初加工十余年的他,經驗了當地毛竹產業的轉型、陣痛和蛻變。
現在,他和其他毛竹初加工從業者一同,蓄勢待發,將投身毛竹加工生產的“新戰場”。
曾經的毛竹初加工作坊
毛竹難“下山”
龍游縣是天下較大的竹拉絲與炭化篾初加工集聚地。在俗稱“浙西大竹海”的廟下鄉,傅小剛是當地生產規模較大的毛竹初加工從業者,他多年如一日,將當地竹農砍伐下來的毛竹舉行加工,生產成竹制室外景觀地板,然后運送到遂昌的一家大型竹制品公司。他較多一天能加工120噸毛竹,一年加工3萬多噸,產值4000多萬元。
“別看產值高,但是利潤低,除去各種運費、人工費、加工費,較后得手的利潤只有2.5%。”傅小剛說,雖然利潤微薄,但當地及周邊仍集聚了一大批竹產業從業者。
然而,竹加工產品單一、產業鏈短、企業分布散、企業規模小、經濟效益低,嚴重制約了當地的毛竹產業高質量生長。
例如,龍游南部山區多家竹加工企業生產加工模式趨同,竹子看似充分利用,實則附加值低,環境污染更是嚴重。2021年,全縣每年竹加工排放的炭化廢水有3萬噸,蒸煮廢水6萬噸,大部門沒有經過處理就排到靈山江。而且,大多數加工企業隨意亂搭亂建,未經設計與用地審批,未解決任何證照。
2021年起,龍游全面啟動竹加工行業整治提升,加大力度指導“低、小、散”初加工企業退出。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1年,龍游縣當地的毛竹初加工廠有295家,2021年到2021年經整治保留了67家,2021年再次整治后,現在只剩下34家。
“毛竹加工企業變少,加工量也隨之變小,毛竹價格從2021年較高每噸賣900元,到現在均勻每噸只賣500元。”傅小剛回憶。竹產業從事者包羅砍伐、運送、初加工等,也從原來的2萬人削減到現在的2000人不到。
毛竹減價和竹產業從業人員削減,究其緣故原因到底是什么
市場萎縮帶來的打擊,露出出竹制品加工基地的產業結構不合理。據悉,龍游竹產業重要由“老三樣”組成――炭化篾、竹膠板和竹拉絲,三大類初加工企業占全縣竹加工企業數的90%以上。缺乏“高、精、尖”終端產品,如竹涼席、竹窗簾等竹日用品系列,竹編、竹雕等竹工藝品系列,竹家具系列,竹刨切、竹裝飾材等新產品系列,險些所有空缺。
深加工比重過小,產品同質化,產業鏈不完善,產品短鏈缺鏈現象嚴重,影響了龍游竹產業生長。
轉型是有“陣痛”期的。去年,廟下鄉為了生長當地的旅游產業,關停了當地所有的毛竹加工企業,傅小剛的加工廠也被關停了。
“自從毛竹初加工拉絲廠關停以后,山上大量的毛竹不再‘下山’,怎樣讓毛竹重新‘下山’”傅小剛陷入了沉思。
水發龍游全竹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園效果圖
打造全竹產業鏈
讓傅小剛欣喜的是,今年1月8日下午,龍游縣與山東水投團體有限公司舉行了“水發龍游全竹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項目總投資21億元。以全竹循環打造的產業園,這在國內照樣首個。
據悉,這一竹產業園項目脫節了過去單一的項目運營模式,使單打獨斗的企業轉釀成以產業鏈關聯為紐帶的產業集群。園區設計建設立足龍游及周邊地區的竹產業定位和資本優勢,以全產業鏈思想抓招商引資,筑巢引鳳,做好“建鏈、補鏈、強鏈、擴鏈”大文章,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
“水發龍游全竹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園”分為占地500畝的城南主園區以及占地153畝的廟下副園區。50萬噸原竹加工量包羅城南主園區的35萬噸毛竹,以及廟下副園區的15萬噸毛竹。建成后的產業園預計動員當地及周邊毛竹資本竹材利用50萬噸,竹區農民就業2萬余人。
“龍游竹產業終于補上了可持續生長的生態鏈。”龍游縣竹產業服務團副團長毛宏敏介紹,產業園將為入駐企業提供竹加工、烘干等配套服務,并集中利用竹加工廢物,通過炭氣聯發生產線產出熱能、竹炭等經濟產品,構建綠色循環系統。
以往作為毛竹初加工下腳料的竹粉、竹節、竹頭等,將通過烘干、發酵,再經過生物質氣化后,一方面釀成活性炭、機制炭,另一方面經熱解氣化成可燃氣。該項目實施完成后,每年可利用竹廢物26萬噸,發生余熱供氣57萬噸,光伏發電項目年均勻發電量1966.02萬千瓦時,可節約標煤5.97萬噸,削減二氧化碳排放7.58萬噸,在解決產業園中裝備用氣的同時,到達污染“零”排放。
“‘吃’進去的是一根毛竹,‘吐’出來的是一件竹產品。”山東水投團體有限公司龍游項目負責人馬國慶表示,產業園建成后,將從天下各地招引竹產業龍頭企業入駐,并引進相關高校舉行技術研發,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來實現龍游竹產業的轉型提升。
2021年7月,浙江省林業局、發改委等八部門團結下發了《關于加速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生長的意見》,根據“分級推進、分層管理、分類經營”的生長理念,明確了“提升一產、做優二產、壯大三產”的生長思路,為竹產業園區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龍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竹產業園項目建設,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科技支持、加強財政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為竹產業項目及入園企業提供招商引資、技改立項、資金扶持、項目貼息、產品營銷、市場拓展等政策保障,優先支持項目實施,加強龍游縣竹產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全面提升竹產業的生長維度和生長質量。
據悉,該產業園將在三年內建成,最終將形成集研發、初加工、精加工、竹工裝備制造、環境綜合處理于一體的竹生態產業鏈,通過集聚各種型產業,促進竹產業鏈高度銜接和結構優化,全力打造“全竹利用”產業鏈和價值鏈,推動竹產業集中、集群、集約生長。
“真是一個利好消息!”傅小剛摩拳擦掌,他說,對于傳統的毛竹初加工從業者來說,工廠小,也沒有太多的資金用于裝備刷新,有了全竹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園,什么生產要素都能一站式解決,降低了生產成本。
不僅云云,龍游縣交通網絡發達,產業園建成后將輻射周邊周邊200公里的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毛竹產區。據測算,產業園建成后每天能消耗1500噸毛竹,每年能消耗50萬噸毛竹。“龍游內陸每年可砍伐毛竹35萬噸,另有近三分之一的毛竹需要周邊地區供應。”毛宏敏說,產業園也將施展四省邊際的地區動員作用。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