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提起古縣,不能不提“天下第一牡丹”,古縣在建設文化強縣中著力打好牡丹文化牌,把歷史文化資本優勢變化為旅游文化優勢。
記者:這里是古縣三和牡丹景區,現在正在舉行的是中國·古縣牡丹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牡丹文化旅游節已經樂成舉行六屆,成為了當地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
一株千年牡丹拉動地方經濟,古縣石壁鄉的這棵唐代千年白牡丹不只雋譽遠揚,而且吸引了古縣政府、企業及民間的資金,完成了仙子閣、觀賞園、度假村等30多個景觀修建,催生出一個國家4A級牡丹旅游景區。
古縣牡丹景區導游田新雨:這株牡丹始于唐代,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開花時這株牡丹枝桿高度可以到達2.3米,冠幅為33.2平方米,叢圍為16米,這些均為天下之較。
牡丹有了景區和節慶載體,每年游客人數增進20%,也帶活了周邊度假村、農家樂、旅游商品一條街等產業,像這些景區四處可見的土織布、十字繡、布老虎、繡花鞋、手提包等手工藝商品就出自“俏春姑”手工藝制作協會姐妹們的巧手,這個協會由縣婦聯開辦,婦女們接受培訓后可以回到自己家里干活,被姐妹們稱為“沒有圍墻的工廠”。
古縣俏春姑手工藝協會會員趙海秀:什么時候有時間什么時候做,在家里也能看看孩子,也能照顧老人,我感受這個活挺好。
古縣婦聯主席許麗:全縣從一千多婦女生長到三千多婦女去繡花、去做十字繡,我們從單一的一個項目,現在可以說能做到十幾個產品,讓她們自強自信,而且讓她們有了經濟收入,多一點的她們一個月能掙到兩千到三千元。
生長文化產業,古縣還打出了兩手牌,一是挖掘歷史文化,打造戰國名相藺相如旅游品牌,二是借霍山自然景觀,打造生態旅游品牌。現在,已有企業投資2億元在霍山上馬了高端生態文化休閑旅游項目。
古縣縣委宣傳部長黃海華:我們實現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古縣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這些不僅是我們古縣的精神財富,更是將來生長的新的經濟增進點。
古縣的地區生產總值到達62億元,其中文化產業收入占到6%,成為支柱產業之一,到“十二五”末,有望占比到達9%。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