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從花完工泥不值錢到“身價”6億,這朵小小的臘梅花如何做到的?
單打獨斗 臘梅爛在地里無收入
“這幾年臘梅產業做強了,日子也隨著富足起來。”靜觀鎮素心村69歲的花農黃橙木告訴記者,他現在足不出村,在家門口賣臘梅鮮花朵,一天就能掙300多元。他家不僅栽種有4畝臘梅,還成為重慶茅偉生態農業專業互助社在村里的一個臘梅收購點。
素心村村支書李偉稱,依托臘梅產業,他牽頭組織21名社員成立了互助社,2021年11月,還以村整體名義成立了重慶素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帶領花農做大做強臘梅產業,現在,已有2000多位花農入股互助。
靜觀鎮有著500多年臘梅種植歷史,現在栽植臘梅面積2萬余畝,品種100余個,是我國種植面積較大、品種資本較豐富的臘梅種植區,且花朵純黃無雜,香味濃郁,花期相對持久。但過去,由于花農單打獨斗渙散經營,農民辛辛勤苦把臘梅花運到北碚城區去賣,有時還不夠車費,大部門花都自然干枯爛在地里,險些締造不了多少價值。
形成產業
臘梅產品多多效益好
臘梅爛地里締造不了價值,這讓李偉在內的村干部很心疼,看著漫山遍野的臘梅,他們逐步設計一些解決方案。
首先,擴展銷售市場。通過冰塊加泡沫的保鮮技術,將臘梅鮮切花空運賣到了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帶。
其次,走臘梅深加工之路。2021年,當地啟動校地互助,通過西南大學的生物科技,對臘梅有用因素舉行萃取,先后開發出臘梅香水、面膜、潔面皂等20多個產品。今后,北碚又與中科院等科研機構互助,開發了臘梅精油、臘梅護膚品、臘梅凍干花、蟠扎盆景等產品。
臘梅逐漸有了效益,嘗到甜頭的農民開始連片栽植,眾多企業也扎堆在靜觀設立加工廠……逐漸地,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的臘梅產業鏈逐漸形成。
數據顯示,2021年,僅素心村就銷售臘梅鮮切花340萬束,創收5500萬元;銷售臘梅干花20噸,收入260萬元;銷售臘梅深加工產品3噸,收入165萬元;銷售樁頭盆景1500盆,銷售額35萬元。
辦鄉村游
賞臘梅拓展全域旅游
“一二產業融合推動了臘梅產業的生長,但要做大做強這朵花經濟,就要做到產業的‘持續不斷’。”北碚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舉行臘梅文化節吸引流量,推動農旅融合就是重要的一招。
同時,鎮上大力生長鄉村游,一方面整治鄉村風貌,在臘梅田間修筑道路,激勵村民開設農家樂;另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從外地引來業主,建成多個臘梅觀賞園。
此外,以臘梅觀賞旅游為核心,靜觀鎮先后開建靜觀古街、戀愛文化主題公園、央視微影戲基地,以及山里院、陶花源、地科旅店、對山居等多家鄉村園林旅店,并開端形成以“花康養”為主題的全域旅游名目。
據統計,2021年,靜觀鎮旅游綜合收入約5500萬元,2021年預計達7000萬元。加上深加工產品以及由臘梅動員的整個靜觀花木產業,這朵小小的臘梅花,每年給北碚區帶來直接和間吸收入近6億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