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陽春三月,大地萬物蘇醒生氣盎然,各地也迎來植樹造林的熱潮。在德州臨邑,有一位苗木栽植大戶,他新研發出來的高稈海棠品種,剛推向市場,就迎來了大批訂單。
這兩天,在德州市臨邑縣先禾苗木基地,每天都有上千棵高稈海棠樹苗發往長三角地區。來自江蘇的客商趙偉明特意趕來基地,忙在世裝車發貨。“這個高稈海棠的品種很優異,市場也比較認可。總共設計采購一萬兩千棵左右,現在每天發兩車。”江蘇農墾客商趙偉明告訴記者。
備受市場認可的高稈海棠不僅觀賞性強,還適宜在多種環境下生長。最近一段時間,僅高稈海棠樹苗就賣出五萬多棵,成交額到達2000多萬元。
山東先禾種苗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培智向記者介紹,現在第一批高稈海棠苗剛走向市場,就已經供不應求。這個品種的利潤是其他傳統品種的幾十倍,一畝地的純利潤能到達2萬元左右。
然而近幾年,隨著市場對苗木品種和質量要求的不停提高,能有云云高利潤的苗木栽植大戶卻很少。市場上常見的傳統苗木生產量很大,出現了供大于求的事態。
“以前種苗木種了幾百畝地,當時比較跟風,看見當時興什么就種什么,種了國槐、白蠟等傳統的苗木品種。”在李培智的苗木基地,記者見到了一位之前從事苗木栽植的栽植戶徐世亮。他告訴記者,當時由于供大于求,苗木的價格上不去,行情不好就不干了。
像徐世亮這樣的栽植戶在前幾年非常多,隨著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栽植戶脫離了這個行業。李培智也碰了壁,他深知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永遠是處于被動職位,于是他俯下身子研發新品種。
“考慮市場上喬木開花類的苗木品種較少,我們就從幾百個歐洲和美國的海棠品種里優選,培育高稈海棠。”李培智向記者介紹,最終用了七年的時間,將高稈海棠培育樂成。
現在,李培智的基地里共培育了海棠、櫻花、紅葉椿、花灌木等70多個品種。因品種齊全,數目多,來購置苗木的客商也越來越多。隨著植樹節臨近,訂單量增大,李培智的基地出現了挖苗工人欠缺的問題。李培智引進了現代化的挖樹機,一分鐘能挖兩棵樹,效率是人工挖樹的50倍。
除此之外,李培智還自己研發了除草施肥一體機,原先需要工人劃分除草、施肥、施藥。現在,一臺一體機一天就能完成50畝地的除草、施肥和施藥。
李培智告訴記者,現代農業首先要從種什么把品種研發好,再就是怎么種,通過機械化、智能化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把生產、銷售和旅游所有融進來,成為一個閉合的鏈,就地升值,就地轉化,到達產業的振興。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