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眼下,正是“花中之王”牡丹盛開的時節。今年,島城市民想觀賞牡丹花,不必非得大老遠去河南洛陽,在位于即墨市省級高新區柳溝五村里的牡丹園里,9000多株大多數“原籍”洛陽的黑牡丹、綠牡丹、紫牡丹、黃牡丹、兩色牡丹已經“安了家”,現在牡丹花開,滿園花香撲鼻。
據悉,這里是現在青島地區較大的鄉村牡丹園,于昨日開門迎客,當天300多名游客慕名前來一睹美景。與此同時,位于膠州洋河鎮艾山腳下的山洲村栽植的近200畝白牡丹也迎來了盛花期,這些牡丹除了可以免費觀賞外,成熟的牡丹籽還可用來榨油。
即墨柳溝五村牡丹園:9000多株牡丹爭艷
“這9000多株牡丹大多數是從洛陽引進來的品種,可以說‘洛陽牡丹園’建在了即墨。 ”柳溝五村牡丹園培育者解維竹告訴記者。即墨市省級高新區宣傳委員李青云介紹,今年76歲的退休職工解維竹先后投資100多萬元在柳溝五村建起牡丹園?,F在,牡丹盛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旅行。
“每天從青島過來的游客就有100多人,許多攝影興趣者、婚紗照拍攝都來這里取景,較多的時候每天要接待600多名游客。”解維竹一邊打理牡丹花,一邊在鮮花叢中號召游客。在牡丹園較北側,一片盛開的綠牡丹格外吸引眼球。“現在開放的大多是紅色牡丹,而這棵綠色牡丹叫 ‘豆綠牡丹’,又叫‘嬌容三變’,現在是綠色,過段時間釀成粉色,再釀成白色。綠色牡丹品種珍貴,管理難度大,開花的也很少見。”解維竹說,現在來看花是較好的時候,頭茬開的牡丹花都是寶貴品種。
據解維竹介紹,他一直喜歡種花,2021年來到柳溝五村,通過農民自愿流轉,租賃了8畝土地開始栽植牡丹。較初,他對在即墨這樣的沿海地區種牡丹能否樂成也拿禁絕,花了6萬元從洛陽購回3000株牡丹苗實驗栽植,沒想到牡丹栽植非常樂成,第二年4月就開始開花。他第二年繼續購苗,現在牡丹園已經栽植了9000多株牡丹,是青島地區較大的鄉村牡丹園。
“從今年開始,牡丹園適當收取一點門票,重要是為了填補養花投入的不足,再就為了平安考慮控制旅行人數。”解維竹表示,對敬老院老人、殘疾人、貧困家庭等持證特殊群體,執行預約免費旅行。
膠州山洲村牡丹園:既可觀賞籽還可榨油
在山洲村的白牡丹園里,則是另一番優美情景。記者沿山路輾轉來到這里看到,已經成了一片白色的花海,清風拂過,花香沁人心脾。據技術人員范先生介紹,這些牡丹是從菏澤引進的,品種是紫斑牡丹和鳳丹牡丹,栽植已有3個年頭,由于緊挨著山洲水庫,水源比較足夠,加上管理上心,牡丹長勢非常喜人。今年盡管干旱對牡丹影響很大,但他們實時打井澆灌,雖然個頭比較小,但每株牡丹都開出了好幾朵花,眼下正是觀賞的較佳時期,花期將持續10天左右。
“你可別小看這些小牡丹,除了可以觀賞外,較重要的是用來提煉牡丹籽油。 ”范先生告訴記者,牡丹籽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木本堅果植物油,因其營養豐富怪異,有醫療保健作用,是植物油中的珍品。這些牡丹都是原生的小灌木——油用牡丹,具有極高利用價值和廣漠的開發前景。根據菏澤一帶的生產程度和天氣條件,每畝地可產牡丹籽油90至160斤,出油率與大豆差不多。油用牡丹的栽植密度為每畝2500至3200株,不僅具有生態價值,只要肥水管理適合,一旦栽植后可以40年不換茬,堪稱“鐵桿莊稼”。
“這種油用牡丹能耐干旱、耐貧瘠,耐高寒,一旦栽種成活的話,就是七八個月不澆水都不會旱死,經過深加工后,市場銷售空間很大。 ”負責人劉先生介紹說,下一步,他們還將擴大牡丹園的栽植面積,如果條件許可的話,3至5年內力爭擴種到近千畝,打造島城較大的牡丹栽植園和牡丹籽油生產基地。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