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這個7月,盡管暑熱逼人,田滿妹和她的姐妹們卻沒有歇氣。手頭的活兒還沒忙完,一個17萬株獼猴桃樹的嫁接任務又來了。
53歲的田滿妹,是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女子苗木嫁接隊”的一員。別看她年過半百,登上三層樓高的樹木搞嫁接,不在話下。
菖蒲塘村有一支200多人的“女子嫁接隊”,較小的30多歲,較大的有60多歲。她們憑著高明的苗木嫁接身手,常年奔忙于貴州、重慶、四川、陜西等地,走南闖北賺大錢,去年創下年收入210萬元。
菖蒲塘村自上世紀80年月起生長水果產業,現在已成為全縣優質水果引種、樹模、推廣、服務基地和周邊村鎮水果產業化生長龍頭。
水果產業的生長,作育了菖蒲塘村一批精彩的本土農技師,該村的婦女們也脫穎而出。豐富的苗木嫁接經驗和耐勞耐勞的精神,成為她們“走出去”的手刺。
“苗木嫁接這活兒,要搶抓季節,嫁接時期應和果樹的生長紀律相平等。”田滿妹說,“冷天嫁接幼苗,熱天嫁接老樹。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往往一去就是一個月。”
為了趕在果樹生長期內完成嫁接任務,無論是夏天酷暑,照樣冬日嚴寒,只要有需要,她們險些每天都呆在苗圃里,幾秒鐘嫁接完成一株果樹,一天干上10多個小時。她們的活干得漂亮,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
現在,提及菖蒲塘村的“女子苗木嫁接隊”,許多人紛紛豎起大拇指,外地的果園主們更是對她們情有獨鐘。
自上世紀90年月始,菖蒲塘的“女子苗木嫁接隊”就開始出村為他人嫁接苗木,較初是縣內周邊州里,隨著著名度提升,營業范圍逐漸擴大到貴州、重慶等地。這支隊伍遠走四川、云南、陜西。
2021年夏天,在麻陽縣江口鎮的一次高枝嫁接,是田滿妹和雷滿玉兩小我私人至今較難忘的勞作經驗。
“那是給一株景觀樹嫁接,光樹干就有3層樓那么高。”田滿妹回憶,她們是被吊車送上樹去的,站在10多米高的樹枝上時,搖搖晃晃的感受就像在舞蹈。她們花了兩個小時完成嫁接。
近幾年,“女子苗木嫁接隊”名聲鵲起,現在姐妹們嫁接一株苗木有0.25到0.3元,每天可嫁接800到1000株苗木,一天可掙200多元。
“女子苗木嫁接隊締造經濟收入210萬元,人均收入過萬元,成為我村經濟收入中不能缺少的部門。”村支書王平安自滿地告訴記者。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2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