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現在太平北路沿線,法桐有10株,道路側分帶水杉有395株,作為行道樹的薄殼山核桃行道樹141株,“當時移走了一部門法桐,水杉有11株。”朱海琦介紹說,由于當時移走的法桐和水杉都比較大,考慮到存活率,這次景觀提升應該是補種,原樹移回來的可能性不大,“樹齡大,移一次‘體力’消耗太大,不能再折騰了,就讓它們在苗圃里好好休養吧。”
那補種的水杉會有多大?“這個問題我們也有點糾結。”園林局局長黃輝表示,現在現有的水杉胸徑都在35厘米,是上個世紀五十年月栽植的,規格比較大,單純從景觀的角度來看,一定是相平等比較好,“但是補種要考究環保和生態。”原來,水杉根系太發達,挖出后水渙散失快,大規格的水杉樹移植存活率非常低。“此次恢復栽植的水杉將在保證成活率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較大規格的水杉。”黃輝說,不能片面的尋求短期的景觀效果,這一點也希望市民分明。到底多大的水杉移植過來,既有存活率,又能兼顧景觀需求,會請專家來論證。
“這次景觀提升,我們希望聽取更多市民的心聲。”黃輝說,南京成片的“水杉路”不多,進香河路有一段,北京東路往鼓樓偏向是和雪松兼植的,較經典的就是太平北路,許多市民對這條路有一定的“情結”。現在的提升設計方案是站在專家的角度看的,“該用什么樹種,用什么樣的地被,專家的建議要聽,老國民的意見更要聽。”黃輝說,把專家和市民的需求融合到一起,方案才會加倍完善。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news/1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