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河 北 省 地 方 標 準
db13/t653-2005
前 言
本標準由河北省林業局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元:唐山市豐潤區林木種苗站。
本標準重要起草人:蔣海艷,肖愛平,閆李杰,李景福,趙云霞,王連芹,郭立勇,韓利明。
1 范圍
本標準劃定了北海道黃楊苗木生產技術的內容、要求以及檢疫、標識、包裝、運輸等。
本標準實用于北海道黃楊苗木生產。
2 苗圃地選擇
選擇交通便利、陣勢平展、背風向陽、土層深厚、通透性良好、有澆灌和排水條件的ph值6.5~7.0的沙壤土或壤土為育苗地。
3 育苗設施
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或小拱棚。
4 苗木培育
4.1 繁殖方式
北海道黃楊以扦插繁殖為主。
4.2 扦插床的準備
苗床為南北走向,床寬1.2 m~1.5 m,床長依大棚規格而定,床高30 cm。苗床周圍砌磚,床內鋪滿基質。整平床面,中心略高,以利排水。也可將基質裝入育苗杯中擺在床內。
4.3 基質選擇及消毒
基質采取通透性較好的細河沙、沙壤土、草炭土或三者等比例夾雜。扦插前用0.1%~0.3%高錳酸鉀溶液或700倍多菌靈消毒。
4.4 插穗選擇與處理
4.4.1 插條采集
選擇無風的早晨,在優良北海道黃楊的幼齡母株上剪取樹冠中上部、無病蟲害、生長結實的一年生半木質化或完全木質化的枝條。插條從母株上采下后,立刻灑水保濕或者將插條插入水溝或水桶中,以防失水萎蔫。插條采集較好與苗木修剪結合舉行,做到隨采、隨插。
4.4.2 插穗制備
將剪取的枝條截生長8 cm~10 cm的穗段。每一插穗不少于2~3個芽,去掉基部葉片,保留上部1~2個葉片。插穗的上切口在芽的上部0.5 cm~1 cm處平剪,下切口宜位于節下或葉柄0.5 cm以下處斜剪,切口要平滑,無傷芽,無劈裂,皮部無損傷。插穗剪好后,按種條部位和粗度分級捆扎,實時處理或直接扦插。
4.4.3 插穗處理
插穗基部可用abt生根粉溶液或500 mg/lα-荼乙酸溶液速蘸3 s~5 s,促使愈合生根。
4.5 扦插
4.5.1 扦插時間
5~8月份采取嫩枝扦插。10月至次年3月份采取硬枝扦插。
4.5.2 扦插方式
扦插株行距為5 cm×5 cm。扦插深度一般以插穗長度的1/3~1/2為宜,扦插前基質應灌足水。先在苗床上打孔,然后豎直插入插穗,用手將土壓實,使基部與土壤密接。如不能實時扦插,應用水浸泡或濕土埋存。
4.6 扦插后管理
4.6.1 水分管理
扦插后澆一次透水,每天準時噴霧保濕,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85%。20 d~30 d左右生根,今后可削減噴水次數。
4.6.2 溫度管理
適宜生根溫度為25℃,通常溫度控制在20℃~30℃。夏秋季節環境溫度較高,可通過遮蔭、噴水db13/t××××——2005
調整環境溫度。冬季溫度較低,可采取增添透明覆蓋物透光性、削減噴水次數、加蓋草苫等措施增溫保溫。
4.6.3 施肥管理
扦插后,每隔5 d~7 d可用濃度為0.1%~0.3%的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連噴3次~5次。
4.6.4 煉苗
扦插后14 d~21 d開始生根,插穗形成較完整、豐滿的根系后開始煉苗,逐日削減噴水次數,增添透風次數,并由掀窄縫透風到掀寬縫透風,10 d~15 d后逐漸除去塑料棚膜。再經10 d~15 d后逐漸除去遮蔭網,舉行全光煉苗。幼苗繼續留床培育20 d以上,即可舉行移苗栽植。
4.7 移栽
4.7.1 整地
整地前先施基肥。通常每667m2施有機肥1500 kg~3000㎏,耕地深度30㎝,將有機肥與耕作層土壤充分夾雜,整平,作成寬1.2 m~2.2 m、長度視圃地情況而定的苗床。
4.7.2 幼苗移植
移植多在春季舉行。幼苗移植時要用壯苗。注重將苗木分級,分區栽植。栽植時苗正、根展、踩實,嚴防窩根、露根。定植密度依苗木規格和培育目的而定。
4.8 苗期管理
4.8.1 澆水
移植后要立刻澆透水,3 d~5 d澆第二次水,以后依土壤墑情而定。在生長后期(8月尾)為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應削減澆灌。
4.8.2 施肥
移植苗木,一般一年2次~3次追施復合肥,,每次每667 m2施6 kg~10 kg。
4.8.3 中耕除草
苗木生長期可結合除草舉行松土,一年應不少于5次。
4.9 整形修剪
4.9.1 整形修剪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舉行,一般多在夏秋生長季節。
4.9.2 修剪方式
4.9.2.1 用于培育樹冠緊湊,低處分枝,冠枝叢密的苗木,在幼苗長至30㎝時作摘心處理,以促發側枝。
4.9.2.2 用于培育尖塔型或圓錐型的苗木,以疏剪為主,基部主干保留30 cm~40 cm,上面各主枝均勻分布。去除主干以下萌蘗及徒長枝,以利高生長和形成較好樹形。要做到勤除萌、勤修剪。
4.10 病蟲害防治
北海道黃楊病蟲害較少,重要有白粉病、黑斑病、蚜蟲、黃楊尺蠖、蚧殼蟲等,防治方式見附錄a。
4.11 苗木防寒
1~2年生幼苗冬季需防寒保護。土壤封凍之前,灌足越冬水,搭設小拱棚,或將苗木移入保護地假植防寒。
5 苗木出圃
5.1 起苗
圃地土壤干燥時,應在起苗前一周適當灌水,使土壤濕潤。起苗時要保證根系完整,不得傷及地上部門。當苗高到達50㎝~60㎝時,可作為綠化用苗,起苗時適當帶護根土;當苗高跨越1 m時需帶土球。
5.2 檢疫、包裝和標識、運輸
5.2.1 檢疫
按國家有關劃定執行。
5.2.2 包裝和標識
包裝前舉行質量檢驗,剔除不及格苗木,防止殘次苗、病苗出圃。每10棵一捆,用浸濕的稻草片、麻袋片、草繩、蒲包等包扎。并附有苗木標簽和質量檢驗證書,注明樹種名稱、數目、質量品級、產地、db13/t××××——2005
出圃日期、苗木生產及經營許可證編號等。
5.2.2 運輸
遠途運輸應采取保濕措施,防止苗木風吹、日曬、雨淋和機械損傷。苗木運到后,必須立刻栽植或在陰涼處舉行假植。
6 苗木生產技術檔案
成立育苗技術管理檔案,重要內容包羅: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況;苗木的生長發育情況及各階段采取的技術措施;各項作業的現實用工量和肥、藥、物料的使用情況。苗木技術檔案要有專人紀錄,堅持準時填寫,做到正確無誤。由苗圃技術賣力人審查后存檔。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7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