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原產于我國東北、華北等地,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春季觀花園林植物。筆者所在河北任丘市土壤屬中度鹽堿地,丁香生長良好。現將有關種植技術介紹如下,供偕行參考。 繁殖方式 可用播種、扦插、嫁接等方式舉行繁殖。 播種繁殖可在九、十月果實成熟后采集果實,采時剪下果枝曬干,蒴果開裂,震打后去掉雜質,得到凈種。翌年春天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播前將種子在0℃至7℃條件下沙藏層積1至2月,打破種子的生理休眠。播后15至20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后精細管理,昔時可長高至40厘米至50厘米。 扦插繁殖花后一個月舉行,整好插床,選昔時生半木質化結實的枝條作插穗,剪成15厘米至20厘米,帶兩三對芽節,插穗上端切口要從較上面一對芽上方的1厘米處截斷。插穗上僅保留頂端的一對葉片,每片葉剪去二分之一以防太過蒸騰而失水。扦插前用ABT2號生根粉處理,然后插入插床,深度為插穗長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用塑料薄膜保濕并搭陰棚,保持濕潤,1個月后可生根。 嫁接繁殖可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可用歐洲丁香、其他丁香或小葉女貞,小葉女貞親和力差。 在華北地區,丁香的芽接一般在砧木及接穗的形成層都尚處活動期的七八月份舉行。接穗選昔時生結實充分枝中段豐滿的葉芽,砧木選一二年生結實實生苗。較常用的是“T”字形芽接?!癟”字形芽接(不帶木質部芽接)時,將接穗上選中的豐滿葉芽剪去葉片保留葉柄,在芽上方近1厘米外橫切一刀,再自上而下連同皮層削成2厘米長的盾形,將芽連同皮層及形成層一同從木質部上剝下。在離地面15厘米處將砧木皮層切成1厘米、2厘米的“T”字形切口,沿縱切口將皮層向兩側掀開,把盾形芽片接穗插入切口,較后,將砧木掀開的皮層合攏并扎緊。嫁接后兩三周,如果接穗上保留的葉柄自然脫落,說明接穗已成活。芽接成活后昔時不萌發,以是冬季要注重防寒保護。 種植管理 栽植丁香喜光,在華北地區宜栽植于陽光足夠的地方。露地種植在落葉后萌動前3月上中旬栽植成活率較高。過早移栽土壤尚未化凍,挖苗時易過多地危險須根;過遲移栽,葉芽及花芽生長發育比較快,地上部門由于太過蒸發而影響樹勢恢復,甚至影響第二年的正常生長和開花。 栽植時裸根掘苗,株距2米至3米,也可根據綠化要求設置。栽植穴直徑70厘米至80厘米,深50厘米至60厘米。栽前每穴施腐熟堆肥3千克至5千克,用土蓋上后再栽植,切忌根系接觸肥料。栽后澆透水,然后每隔10天澆水1次,延續3次至5次,澆水后要松土保墑,提高地溫,促發新根。 修剪栽植三四年生大苗時,栽植前可重剪,削減蒸騰量,把養分集中在30厘米至50厘米高的莖干內。栽后加強管理,成活后很快長出結實枝條,使樹冠豐滿,第二年就可開出興隆的花朵。 定植成活后,每年在丁香的休眠期舉行修剪為宜。落葉發芽前,以早春樹液活動前或剛開始活動時為好,即當葉芽或花芽剛開始膨大或剛吐綠時舉行修剪。在華北地區,3月上旬為適宜修剪的時期。如果修剪過早,傷口易受凍害或旱害;修剪過晚,植株新梢已抽出,同時花序也在迅速伸出,會使養分消耗太大而影響樹勢。若植株要截干更新,則以秋季落葉后舉行為宜。 修剪時,注重剪除細弱枝、過密枝、徒長枝、枯枝和病蟲枝,并留好更新枝,花后剪除殘花,以削減樹體養分消耗。丁香有自然整枝特征,老樹樹冠下方的側枝易自行希罕或脫落,形成樹冠下空。因此,每年要合理保留和撫育好更新枝。 澆灌在華北地區,4月至6月是天氣干旱和高溫時期,同時也是丁香盛花和新枝生長興旺季節,此時應每月澆兩三次透水,每次澆水之后立刻中耕保墑。7月以后進入雨季,截至人工澆水,并注重排水防澇。入冬前灌一次封凍水,使植株及土壤中水分足夠,在冬春低溫、干旱季節免于抽條。丁香的樹齡到20年至30年后,就不必太過注重澆灌,靠自然降水,植株也可生長良好。 施肥定植后,一般可以不施肥或僅施少量的肥,切忌施肥過多。特別是氮肥,更不宜過多施用。由于氮肥過多,會引起丁香花枝條的徒長,影響花芽形成,使開花削減。開花后施用適量磷鉀肥和少量氮肥,有利于丁香的生長發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6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