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云英又叫紅花卉,是一種豆科草本植物,為梅州市稻區重要的冬季綠肥。紫云英根系發達,根上著生許多棒狀或扇形的根瘤。它喜溫暖濕潤,抗寒力中等,耐干旱的能力較差。在適宜的條件下,紫云英種植播后4~7天即可出苗,整個冬季生長較慢,入春以后,氣溫回升到15~20℃時,生長較快。現將紫云英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 紫云英種植之田間準備
選擇排灌利便、中等肥力的晚稻田,成片栽植。
2 紫云英種植之種子處理
2.1 曬種 播前趁晴天曬種半天,要勤翻動,阻止曝曬,要曬得均勻,以免影響發芽。
2.2 擦種 將5kg種子加細沙1kg,放在石臼內輕搗10分鐘左右,或將種子直接用碾米機過一遍,磨傷種皮,除去臘質,提高發芽率。
2.3 浸種、催芽 將擦種后的種子用清水浸泡1晝夜,洗去膠粘物質,然后舉行催芽到露白為止。
3 紫云英種植之拌菌
按10kg種子拌1kg根瘤菌,將菌劑加入適量稀漿糊或米粥水混勻,再與種子拌勻,晾干或加泥沙拌干即可播種。拌菌后的種子應防止陽光照射。
4 播種技術
4.1 播種期 一般在晚稻灌漿初期播種較適合。高產晚稻田蔭蔽度大,通氣透光條件不好,在不影響出苗成苗的干濕條件下,可推遲到勾頭撒籽。與晚稻的共生期一般以20~25天為宜。
4.2 播種量 如果種子發芽率在80%以上,667m2播種量以1.5~2kg為宜。
4.3 播種方式 紫云英套種稻田的播種方式,重要是采取撒播法。撒播時,應帶秤下田,按面積稱種子,每塊田分廂定量,與適量細沙或土混勻后采取交織播種法撒播。
5 紫云英種植之田間管理
紫云英播種后20~25天左右,晚稻即可收割,之后要加強田間管理。
5.1 管水 播種時要保持使種子發芽扎根的濕度,以保持土壤濕潤、不漬水為宜。晚稻后期需水壯籽,可采取灌“賽馬水”設施來解決。到晚稻收割時,做到爽田割禾,以免把綠肥踏壞。越冬到早春期間,紫云英對水分的要求是潤而不濕,如果過干過濕,都要通過排灌舉行控制。在晚稻收割后,開好環田溝和田中溝, 雨水較多時實時排水,以防止土壤漬水,稻田間濕渡過大;少雨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
5.2 施肥 第1次見光肥:以磷肥為主,適配氮肥,晚稻收割后7天內667m2用磷肥10kg、鉀肥2~3kg、尿素2~3kg混土雜肥350~400kg撒施。第2 次越冬肥:冬至前667m2用豬牛糞肥、草木灰等暖性肥料混土雜肥400~500kg撒施,以保溫防凍。對弱苗用磷肥、鉀肥沖糞水潑施,使幼苗平安越冬。第3次春肥:要看苗施肥,生長正常可不用施春肥。如幼苗生長不旺,在早春可適施少量速效性氮肥,667m2用尿素2~3kg。
6 紫云英種植之防治病蟲害
紫云英的病害重要是白粉病。在生長期,如發現白粉病,可用45%硫磺懸浮劑3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噴霧。紫云英的蟲害重要有蚜蟲、薊馬、潛葉蠅等,蚜蟲可用10%蚜虱凈1000倍液或20%樂果1200倍液防治,薊馬可用80%敵敵畏800倍液或0.2%阿維菌素1000 倍液防治,潛葉蠅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6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