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中華金葉榆,榆科榆屬,系白榆變種。葉片金黃色,有自然光澤,色澤艷麗。葉為卵圓形,均勻長3~5cm,寬2~3cm,比普通白榆葉片稍短,葉緣具鋸齒,葉尖漸尖,互生于枝條上。金葉榆的枝條萌生力很強,一般當枝條上長出約莫十幾個葉片時,腋芽便萌發長出新枝,因此金葉榆的枝條比普通白榆更麋集,樹冠豐滿,造型容易。
喜光、耐寒,不耐水濕,耐干旱瘠薄和輕鹽堿土,萌芽力強,耐修剪。
中華金葉榆觀賞性極佳。 早春時的葉芽,似無數朵蠟梅花綻放枝頭,嬌嫩可愛,早早給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夏初,葉片變得金黃艷麗,格外醒目,將街道、公園服裝得雄壯堂皇;盛夏后至落葉前,樹冠中下部的葉片漸變為淺綠色,上部的葉片仍為金黃色,黃綠相襯,在炎熱中給人帶來清新的感受。在綠化上不僅應用于行道喬木的使用,而且還可以做為灌木修剪成各種形狀,以及應用于綠籬和模紋圖案。除用于城市綠化外,還可應用于山體景觀生態綠化中,營造景觀生態林和水土保持林。
1 質料與方式
1.1 試驗質料
(1)砧木料料:白榆、山榆
(2)嫁接備品:聚氯乙烯棚膜、嫁接刀、手鋸、剪枝剪。
1.2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取不同砧木和不同嫁接方式對金葉榆舉行嫁接繁殖。砧木粗度在2cm以上,舉行雙因素隨機區組試驗,共設有6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處理每次重復嫁接50個接穗。
1.3 試驗方式
(1)選穗:對于春季嫁接而言(劈接、皮下接、嵌芽接),應在3月份選擇生長充分、芽豐滿的一年生枝條貯于冷庫中待用。
(2)接穗的剪截、浸泡及掛蠟:舉行劈接、皮下接時,嫁接前將冷庫中的枝條剪取成6~8cm長,帶2~4個豐滿芽的接穗,剪好后放在清水中浸泡12~24h,取出陰干后,舉行掛蠟,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接穗水份蒸發,提高成活率。對于嵌芽接而言,取1.5~2cm帶木質部的芽片,直接用于嫁接。
1.4 嫁接后的管理
(1)檢查成活率,排除綁扎物
枝接一般在20~30天舉行成活率檢查,成活接穗上的芽新鮮、豐滿繼而萌動,接口處發生愈傷組織,隨著溫度的升高,芽開始展葉。待接口處充分愈合后,排除所有綁扎物。
夏秋兩季芽接在7~14天即可檢查成活率,如果芽接成活,用手指觸動接芽的葉柄,葉柄會很容易脫落,如葉柄干枯不脫落,是未接活的顯示,可再補接。芽接成活的在翌年春季芽萌發前排除綁扎物。春季芽接,在檢查成活率后,20~30天后即可除去綁扎物。
(2)去蘗剪砧:對砧木萌蘗條要實時去除,一般每15~20天去蘗一次。去蘗可用刀片從萌蘗條下部向上削除,深達木質部;也可用鉸剪剪去;不能用手掰,以免造成傷口過大,影響砧木生長。芽接樹木在去除綁扎物,證實成活后,可在接口處上邊剪去砧木。對芽接容易成活的樹種,可舉行一次剪砧;春季多風時,為防止大風吹折及首次嫁接死亡,可舉行二次剪砧。
(3)立桿扶直:嫁接苗長出新梢后,由于新梢生長過旺,而接口處并未完全愈合,故在風大的地方要設立支柱扶綁新梢,阻止風折和枝條彎曲。
(4)適時摘心:當新梢長至所要求的長度時,對枝條舉行摘心,抑制高生長,促進加粗生長,同時也可促進分枝。
(5)加強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后期養護管理也非常重要。要實時松土、除草和澆灌,促進嫁接苗健康生長。
(6)病蟲害防治:發現病蟲害實時舉行防治,新梢由于較嫩,打藥時要削減藥量,縮小濃度,阻止對新梢造成藥害。
2 效果與分解
金葉榆嫁接繁殖試驗效果見表1,對其舉行方差分解見表2。
從表1的效果可以看出,以白榆和山榆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均較高,就嫁接成活率而言,皮下接較高,劈接次之,嵌芽接較低。試驗效果是否具有不同顯著性,要對其舉行方差分解(見表2)。
方差分解效果解釋,砧木間、砧木×嫁接方式間不同均不顯著,但嫁接方式間不同顯著,說明金葉榆選白榆和山榆做砧木均可,但選哪種嫁接方式,需進一步舉行新復極差考試(見表3),觀測其不同顯著性。
嫁接方式間不同顯著性從表3可以看出,皮下接有良好的均勻效應,成活率為96.67%,與劈接、嵌芽接之間的不同達1%的程度,說明金葉榆采取的嫁接方式以皮下接為較佳,劈接次之。
3 小結
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是決議嫁接成活的下午因素,嫁接成活率越高,接穗與砧木的親和力越強。從上述試驗效果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白榆、山榆和金葉榆的親緣關系都比較靠近,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嫁接繁殖也應該根據砧木自己的特征采取適合的嫁接方式,效果解釋,白榆、山榆以皮下接為較佳。
付彥秋 王紅 羅娜(長春市園林科學研究所130062)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6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