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欒樹別名醫生樹、燈籠樹,是無患子科、欒樹屬樹種。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正直,枝葉茂密而秀麗,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天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十分優美。欒樹木料黃白色,易加工,可制家具;葉可作藍色染料,花供藥用,亦可作黃色染料。欒樹適應性強、季相顯著,是理想的綠化,觀葉樹種,也是工業污染區配植的好樹種。有較強的抗煙塵能力,是城市及鄉村綠化及庭院觀賞樹種,也可用作防護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綠化樹種。
1 苗木繁殖
欒樹可采取播種、插根等方式舉行繁殖, 由于播種簡捷易行,且一次可得到大量的苗子, 故而較為常用。
1.1 采種
選擇樹形良好、樹干通直且無病蟲害的欒樹做為采種母株, 在果實成熟時采集。采集后實時晾曬并用木棍輕小扣打, 使種子從果實中脫落出來, 凈種后用清潔的布袋珍藏。
1.2 種子處理
用70℃至80℃的熱水舉行浸種, 水量為種子體積的6倍, 一邊加水一邊攪拌, 使種子受熱均勻平等。浸種72小時后, 將種子撈出, 按4:1的比例與沙子均勻混在一起, 將夾雜好的種子裝入經消毒處理的竹筐或磚池內, 上面用濕草簾覆蓋舉行保溫。室內溫度控制在6℃至12℃, 還應經常觀測草簾濕度,如過干應實時噴水。種子露白數高于40%即可播種。
1.3 播種
一般采取大田育苗。播種地土壤要求肥沃, 通透性要好, 陣勢較高,不積水, 播種前應對苗床用福爾馬林舉行消毒處理,并徹底清除雜草。一般采取壟播, 行距60厘米, 種子用量為每平方米1公斤至2公斤。播種后蓋2厘米厚的松散細土, 并用腳輕輕扎實。
1.4 幼苗撫育
6 月初搭設遮陰棚, 防止中午的強光直曬, 中秋后可除去遮陰網, 使其接受整日照。幼苗長至10厘米左右時間苗, 每平方米保留10至15株幼苗。間苗要以苗密多間、苗希罕間為原則, 將劣質苗和過密苗實時拔除。幼苗出齊后加強水肥管理, 春夏天可施用尿素, 促進苗子生長。入秋后應施用磷鉀肥,以提高苗子木質化程度。入冬前結合澆防凍水, 在苗床內施經腐熟發酵的牛馬糞。在圃內育苗, 還應舉行兩三次移栽,經移栽的苗須根多, 易成活。由于欒樹樹干多不直, 故還應采取平茬養干法養直苗干。
1.5 苗木整形與修剪
欒樹在栽植時一般都做截干處理, 干高根據需求定為2.5米至3.5米。栽植昔時冬季, 在分枝點以上萌發出的枝條中, 選留3至5個生長結實且分布均勻的枝條中做主枝,別的所有疏除。保留下的枝條短截留45厘米左右,第二季夏天在選定的主枝上保留6至9個芽,芽的分布偏向要合理,不能交織,且要分布均勻,由此形成側枝。待初冬修剪時再對側枝舉行短截, 短截長度50厘米左右。按此法舉行修剪,3年后即可形成基本樹形, 以后要實時疏除干枯枝、病蟲枝、內膛枝、交織枝、徒長枝即可。
2 病蟲害防治
2.1 病害防治
欒樹重要病害為流膠病,可在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1000倍液。
2.2 蟲害防治
2.2.1蚜蟲
蚜蟲可在根部埋施15%的涕滅威顆粒劑,樹木干徑每厘米用藥1至2克,覆土后澆水;或澆樂果乳油,干徑每厘米澆藥水1.5公斤左右舉行防治。
2.2.2六星黑點豹蠹蛾
六星黑點豹蠹蛾可在幼蟲為害期采取新型高壓注射器,向樹干內注射10倍內吸性殺蟲劑防治。
2.2.3桃紅頸天牛
桃紅頸天牛重要危害木質部,防治應抓好“預防為主,管理蟲源”的主干和較大側枝。六、七月間成蟲發生盛期和幼蟲剛剛孵化期,在樹體上噴灑殺50%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7-10天1次。連噴幾回。再就是蟲孔施藥,大齡幼蟲蛀入木質部,噴藥對其已無作用,可采取蟲孔施藥的方式除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6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