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接穗的采集及處理
1、選擇適應當地生產條件,具備早實、豐產、優質引入嫁接代數少,生產結實的母樹,選取生長充分的一年生外圍粗壯發育枝或效果枝,在落葉到萌芽前的整個休眠期舉行采集,一般結合修剪舉行采集,隨剪隨采,按品種50或100條為一捆,并掛上標簽。
2、通例貯藏設施是穗條采回清算后,要實時放在低溫保濕的深窖或巖穴內貯藏,溫度要求低于4°C,濕度達90%以上,在窖內貯藏時,應將穗條下半部埋在濕沙中,上半截露在外面,捆與捆之間用濕沙隔離,窖口要蓋嚴,保持窖內冷涼,這樣可貯至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沙子的溫度和窖內的濕度,防止穗條發燒霉爛或失水風干。若無地窖也可在土壤結凍前在冷涼高燥背陰處挖貯藏溝,溝深80cm,寬100cm,長度依穗條多少而定。入溝前先在溝內鋪2-3cm的清潔河沙(含水量不跨越10%),穗條傾斜擺放溝內,充填河沙至所有潛匿,溝面上蓋防雨質料。也可將清算好的穗條放入塑料袋中,填入少量鋸末、河沙等保濕物,扎緊袋口,置于冷庫中貯藏,溫度保持3-5°C。其優點是省工、省力,缺點是接穗易失水,影響成活率,以是現在推廣使用蠟封接穗。
3、蠟封接穗:其目的是:使接穗削減水分的蒸發,保證接穗從嫁接到成活一段時間的生命力。其方式是接穗采集后,按嫁接時所需的長度舉行剪截,一般接穗枝段長度為10-15厘米,保留3個芽以上,頂端具豐滿芽,枝條過粗的應稍長些,細的不宜過長。剪穗時應注重剔除有損傷、腐爛、失水及發育不充分的枝條,而且對效果枝應剪除果痕。封蠟時先將工業石蠟放在較深的容器內加熱融化,待蠟溫95°C -102°C時,將剪好的接穗枝段一頭迅速在蠟液中蘸一下(時間在1秒以內,一般為0.1秒),再換另一頭速蘸。要求接穗上不留未蘸蠟的空間,中心部位的蠟層可稍有重疊。注重蠟溫不要過低或過高,過低則蠟層厚,易脫落,過高則易燙傷接穗。蠟封接穗要完全涼透后再網絡貯存,可放在地窖、巖穴中,要保持窖內溫度及濕度。
二、嫁接方式
1-3年生幼樹嫁接,一般采取苗木嫁接法,嫁接苗開始效果早,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
3-5年生以上、樹冠較大、分枝級次較多的砧木,一般采取多頭高接即根據原樹冠骨架的枝類分布情況,在較高的部位嫁接較多的枝頭,盡可能少的縮小樹冠。其特點是:
1、可充分利用原有樹冠骨架,討論多、樹冠恢復快,能保持樹體上下平衡。
2、傷口較小,愈合容易,嫁接方式因部位不同而多種多樣。
3、可充分利用樹冠內膛,插枝補空,增添效果部位。
4、嫁接后效果早、產量高,一般嫁接后第二年可恢復甚至跨越原樹產量,第三年可恢復樹冠,得到高產。
對于較大的樹,嫁接部位要根據主枝長、側枝短、主從關系顯著的原則,在主干枝上盡可能多討論,光禿帶用腹接補空;除主側枝頭外,其它枝的嫁接部位截留枝段長度一般距其母枝15-20cm左右,粗枝稍長,細枝稍短;接口直徑一般應選在3-5cm處,樹齡較大的較粗不宜跨越8cm。
三、嫁接時期
一般在砧木芽萌動前或開始萌動而未展葉時舉行,過早則傷口愈合慢且易遭不良天氣或病蟲損害,過晚則易引起樹勢虛弱,甚至到冬季死亡。實踐中,春季嫁接在萌芽前10天到萌芽期較為適宜,同時在氣溫較高、晴朗的天氣嫁接成活較好。
四、嫁接方式
嫁接方式許多,依接穗利用情況,分芽接和枝接;根據嫁接部位不同,分根接、根莖接、二重接、腹接、高接;從接口形式分,有劈接、切接、插皮接、嵌芽接、舌接、靠接等,但基本的嫁接方式是芽接和枝接。
(一)芽接:以芽片為接穗的養殖方式,包羅“丁”字形芽接、嵌芽接方塊形芽接。
1、“丁”字形芽接:
(1)不帶木質部的“丁”字形芽接:一般在接穗新梢截至生長后,而砧木和接穗皮層易剝離時舉行,芽接接穗應選用發育充分、芽子豐滿的新梢,接穗采下后,留1cm左右的葉柄,將葉剪除,以削減水分蒸發,較好隨采隨用。
先在芽上方0.5cm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再在芽下方1-1.5cm處向上斜削一刀至橫切扣處,捏住芽片橫向一扭,取下芽片;再在砧木皮部滑膩處,橫切一刀,寬度比接芽略寬,深達木質部,再在刀口中心向下豎切一刀,長度與芽片長相適應,切后用刀尖左右一撥撬起雙方皮層,迅速插入芽片,并使接芽上切口與砧木橫切口密接,其它部門與砧木慎密相貼,然后用塑料薄膜條捆綁,只露葉柄和芽。
(2)帶木質部的“丁”字形芽接:實質是單芽枝接。春季砧木芽萌發時舉行,接穗可不必封蠟,選發育豐滿的側芽,在芽上方后頭1cm處自上而下削成3-5cm的長削面,下端漸尖,然后用剪枝剪連木質部剪下接芽,接芽呈上厚下薄的盾狀芽片,再在砧木平滑處皮層橫豎切一T形切口,深達木質部,撥開皮層,隨即將芽片插入皮內,并用塑料條包扎嚴密,外露芽眼。接后15天即可成活,將芽上部的砧木剪去,促進接芽萌發。
2、嵌芽接:在砧、穗均難以離皮時采取嵌芽接。
選結實的接穗,在芽上方1cm處向下向內斜削一刀,到達芽的下方1cm處,然后在芽下方0.5cm處向下向內斜削到第一刀削面的底部,取下芽片,在砧木平滑處,用削取芽片的統一方式,削成與帶木質部芽片等大的切口,將砧木上被削掉的部門取下,把芽“嵌”進去,使接芽與砧木切口對齊,然后用塑料條幫緊。
3、方塊芽接:重要用于核桃、柿樹的嫁接。用雙刀片在芽的上下方各橫切一刀,使兩刀片切口恰在芽的上下各1cm處,再用一側的單刀在芽的左右各縱割一刀,深達木質部,芽片寬1.5cm,用同樣的方式在砧木的滑膩部位切下一塊表皮,迅速放入接芽片使其上下和一側對齊,親熱結合,然后用塑料條自下而上幫緊即可。
(二)枝接:以枝段為接穗的養殖方式。枝接季節多在驚蟄到谷雨前后,砧木芽開始萌動但尚未發芽前。有些樹種要到發芽后至展葉期或更晚,如板栗的插皮接、核桃的劈接或葡萄的綠枝接。枝接的優點是成活率高,接苗生長快,但比較費接穗,要求砧木要粗。
1、切接:此法適于較細的砧木,在適宜嫁接的部位將砧木剪斷,剪鋸口要平,然后用切接刀在砧木橫切面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垂直切入,深度應稍小于接穗的大削面,再把接穗剪成有2-3個豐滿芽的小段,將接穗下部的一面削生長3cm左右的大斜面,(與頂芽同側),另一面削一長約1cm左右小削面,削面必須平,迅速將接穗按大斜面向里、小斜面向外的偏向插入切口,使砧穗形成層貼緊,然后用塑料布條綁好。
2、腹接法:多用于填補植株的空間,一般是在枝干的光禿部位嫁接,以增添內膛枝量,彌補空間,嫁接時先在砧木樹皮上切以T形切口,深達木質部,橫切口上方樹皮削一三角形或半圓形坡面,便于接穗插入和靠嚴,切口部位一般在稍凸的地方或彎曲處的外部,砧木直立或較粗時T形切口以稍斜為好。腹接接穗應選略長、略粗、稍帶彎曲的為好。
選1年生生長結實的發育枝作接穗,每段接穗留2-3個豐滿芽,用刀在接穗的下部先削一長3-5cm的長削面,削面要平直,再在削面的劈面削一長1-1.5cm的小削面,使下端稍尖,接穗上部留2-3個芽,頂端芽要留在大削面的后頭,削面一定要滑膩,芽上方留0.5厘米剪斷,在砧木的嫁接部位用刀斜著向下切一刀,深達木質部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然后迅速將接穗大削面插入砧木削面里,使形成層對齊,用塑料布包嚴即可。
另外另有皮下腹接和帶基枝腹接,重要用于板栗的嫁接。
(1)皮下腹接:此法重要用于成幼樹內膛光禿帶補枝。詳細方式是:在砧木需要補枝的部位(一般每隔75厘米補一個枝)先將砧木的老皮削薄至新鮮的韌皮部,然后割一丁字形口,在橫切口上端1-2cm處,用嫁接刀向下削一月牙斜形削面下至丁字形橫切口深達木質部,這樣以免接穗插入后“墊枕”。接穗要求長一些,一般為20cm左右,較好選用彎曲的接穗,削面要長為5-8cm的馬耳形、后頭削至韌皮部,然后將接穗插入砧木,用塑料條包扎慎密不露傷口即可。
(2)帶基枝腹接:現實為改善皮下腹接的一種新方式,其優點是基角自然開張角度大,砧木“丁”字口上方無須削切月牙刀口,不必憂郁“墊枕”。詳細方式是將砧木的老皮削薄,沒形成老翹皮的砧木可不削直接在選定的部位割一“丁”字形口深達木質部。接穗選擇為二年生母枝上有兩條一年生分枝的枝條,在二年生母枝距一年生分枝處3cm剪下,剩下兩個一年生分枝及3cm長一段二年生基枝。在分枝上選擇一個一年生枝留作接穗,另一個枝條距分枝處2cm剪下,剪下的枝條可用作插皮接接穗,然后從剪留下一年生枝條下到從上至二年生基枝削成馬耳形,一年生枝厚,二年生基枝薄(下刀偏向是留下的一年生枝相劈面留下的一段一年生枝后頭下刀)。削好的帶基枝的一年生接穗可直接插入砧木“丁”字形口,用塑料布包扎即可,成活率高,保留率也高。
3、劈接法:多在砧木較粗時采取,一般選用1年生結實枝的發育枝做接穗,在春季發芽前舉行。
先將砧木截去上部并削平斷面,用劈接刀在砧木中心垂直下劈,深約4-5cm左右,一般每段接穗留3個芽,在距較下端芽0.5cm處,用刀沿兩側各削一個4-5cm的大削面,使下部呈楔形,兩削面應一邊稍厚一邊稍薄,迅速將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使形成層對齊貼緊,綁好即可。
4、插皮接:又叫皮下接,需在砧木芽萌動離皮的情況下舉行,在砧木斷面皮層與木質部之間插入接穗,視斷面面積的大小,可插入多個接穗。
在砧木的嫁接部位選滑膩處剪斷,剪、鋸口要平,以利愈合,在接穗的下部先削一長3-5cm的長削面,使下端稍尖,再在削面的劈面輕削去皮,接穗上部留2-3個芽,頂端芽要留在大削面的后頭,在砧木切口下外面滑膩部位,割一比接穗長削面稍短的縱切口,深達木質部,將樹皮向雙方輕輕撥起,然后將接穗長削面臨著木質部,從皮層切口中心插入,長削面留白0.5cm,砧木直徑2cm以上時插1個,2-4cm時插2個,4-6cm時插3個,6-8cm時插4個。(此法普遍用于蘋果、梨、核桃、板栗等低產園的高換頭)
另外有一種改善插皮接法:此法只用于板栗的嫁接。詳細方式是首先確定砧木的嫁接部位,然后在離嫁接部位以上40-50cm左右處剪去枝頭。剪砧后各主干枝仍要保持隸屬分明。然后在從嫁接部位處對砧木環割一圈,向上5cm左右處再環割一圈取下砧皮。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環剝口下砧木皮層,用塑料條捆綁牢靠。由于接穗的接口上部舉行了大環剝,而且枝頭已剪掉,上部砧木即成了昔時的活支柱,待1年后從接口處鋸掉,即很快愈合,成活率高,少風折,生產上應普遍采取。
5、舌接:又叫雙舌接,在砧穗粗度相當時采取此法,在砧木上削出長3.5-4.5cm的馬耳形削面,在削面上端三分之一長度處垂直向下切一長約2cm的切口,接穗與砧木削法相同,然后將砧、穗大、小削面臨齊插入直至完全吻合,兩個舌片相互夾緊,若砧穗粗度不等,可使一側形成層瞄準,然后用塑料條包嚴綁緊。
6、插皮舌接:嫁接時從待接枝的平直部位鋸去上部,砧木接口直徑需在3cm以上,根據砧木的粗度確定插入接穗的數目,一般砧木接口直徑達3-4cm時,插2條接穗,穗長15cm左右,削面上端要有2-3個豐滿芽,斜削面呈長馬耳形,長約5-8cm。嫁接前,先在砧木接口的待插部位,根據接穗削面的形狀,輕輕削去老皮露出新皮,其削面的長寬稍大于接穗的削面,然后將接穗削眼前端的皮層捏開,使接穗的木質部逐步插入砧木的木質部與韌皮之間,接穗的皮部放在砧木的嫩皮上,微露削面即可,然后綁好。
7、橋接法:重要用于腐爛病刮治后重修疏導組織。橋接方式,一種是利用靠近主干,較好是刮治部位同側的根蘗上端嫁接在刮后傷口的上端另一種方式是用一根枝條兩頭接在刮治部位上下兩頭。橋接成活后,實時除去接穗上的萌芽。
五、嫁接后的管理。
(一)噴藥防蟲:嫁接后至發芽期較易遭受早春害蟲的為害,要實時噴藥防治。
(二)除萌蘗:嫁接后十幾天砧木上即開始發生萌蘗,如不實時除掉會嚴重影響接穗成活后的生長。除萌蘗要隨時舉行,對小砧木上的要除凈,大砧木上的如光禿帶長,應在適當部位選留一部門萌枝,第二年嫁接,如砧木較粗又討論較小,則不要所有抹除,在離討論較遠的部位適當保留一部門,以利長葉養根。
(三)補接:嫁接十天后要實時檢查,對未成活的要實時補接。
(四)松綁與解綁:一般接后新梢長到30cm時,則應實時松綁,否則易形成縊痕和風折。若傷口未愈合,還應重新綁上,并在1個月后再次檢查,直至傷口完全愈合再將其所有排除。
(五)綁支棍防風:在第一次松綁的同時,用直徑3cm長80-100cm的木棍,捆綁在砧木上,上端將新梢引縛其上,每一討論都要綁一支棍,以防風折。采取腹接法留活樁嫁接,可將新梢直接引縛在活樁上。
(六)摘心:8月末摘心以促進新梢成熟,提高抗寒能力。
(七)幼樹嫁接的要在5月中、下旬追肥一次,大樹高接的在秋季新梢停長后追肥,各種型嫁接樹8-9月噴藥(0.3%磷酸二氫鉀)2-3次,有利于防止越冬抽條及下年雌花形成,同時要搞好土壤管理和控制雜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