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農田開墾歷程中,我們毀掉了太多太多怪異色而彌足珍貴、卻被視為荒灘荒地的鄉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棲息地,直到最近,我們才把眼光投向那些普遍受到關注或即將滅絕,而被認定為一類或二類保護物種的生境的保護,如山里的大熊貓、海邊的紅樹林。
然而,在此同時我們卻遺忘了大地景觀是一個生命的系統,一個由多種生境組成的嵌合體(Mosaic, Forman,1995; Hansson and Fahrig, et al.,1995),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豐富多樣性,哪怕是一種無名小草,其對人類將來以及對地球生態系統的意義可能不亞于熊貓和紅樹林。
歷史上形成的風景名勝區和劃定為國家及省市的級具有良好森林生態條件的自然保護區雖然需要保護,那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國土生態平安的較后防線,但這些只占國土面積百分之幾或十幾的面積不足以維護一個可延續的、健康的國土生態系統。而城市中縱然是30%甚至50%的城市綠地率,由于過于單一的植物種類和過于人工化的綠化方式,尤其由于人們長期以來對引種奇花異木的偏好以及對鄉土物種的敵視和審美私見,其綠地系統的綜合生態服務成果并不很強。與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設吞沒之前的土地上,存在著一系列年月長遠、多樣的生物與環境已形成良好關系的鄉土棲息地。其中包羅:
1)即將被城市吞沒的古老村子中的一方“龍山”和或一叢風水樹,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來都得到良好的保護,對內陸人來說,它們是神圣的,但對多數會的開發者和建設者來說,它們卻往往不足珍惜;
2)墳地,在均質的農田景觀之上,它們往往是黃鼠狼等多種獸類和鳥類的較后的棲息地。可嘆的是,在天下性的“遷墳”運動中,這些先進們的較后安息之地中,幸存者已為數不多;
3)被遺棄的村子殘址,隨著城市化歷程的加速,農業人口涌入城市,城郊的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5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