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白粉虱屬同翅目,粉虱科,可分為溫室白粉虱和銀葉白粉虱兩種,是西歐各國溫室園藝作物的重關鍵蟲,80 年月成為我國北方的主關鍵蟲,現已在天下各地蔓延。昆明地域黃瓜、非洲菊、玫瑰、一品紅等大棚作物上已有不同程度的蟲害呈現,在筆者非洲菊出產地觀測過的農戶中,100%的存在白粉虱危害。很多農戶認為白粉虱長短洲菊上最難管理和危害最大的害蟲。借此號令有關部門對此要給允重視。
(一)白粉虱的危害特點 昆明地域冬季暖和、夏季風涼,很是有利于白粉虱的繁殖和過冬。在溫室條件下,白粉虱一年四季不斷止生育,每頭雌蟲產卵達100~200粒,在防治中殺卵顯得很重要,但是絕大大都農藥只殺成蟲,不傷害卵和蛹。因此白粉虱對農藥的抗性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一種農藥在一個處所的利用結果很好,在別的一個處所結果大概很差。據海外研究,要排除一場較重的蟲害,至少需要每3~4天噴一次農藥,持續噴10~12次。白粉虱的卵、高齡若蟲和偽蛹對溫度和農藥的抗逆性強,一旦作物上各類蟲態殽雜產生時,防治十分堅苦,可見,白粉虱比一般的害蟲更難防治,更容易死灰復燃,不絕輪回危害。
白粉虱的蟲口密度具有呈指數上升的特點,在白粉虱傳染的初期,僅有點片產生,外貌看來植株并無什么損害的癥狀,往往會被忽視。但白粉虱傳播病毒,減弱植株生長勢,嚴重影響出貨物質的危害已經在成長之中,一旦蔓延開來,就大概造成在溫室內多年輪回危害,難以徹底排除。因此,在日常花草出產打點和引進種苗的進程中,要重視白粉虱的查抄和防治,一旦產生,實時采納法子。
(二)白粉虱的查抄 白粉虱有四種形態,卵、若蟲、偽蛹和成蟲,成蟲產卵于葉片不和,長0.2~0.25mm,憑肉眼不易察覺,需用放大鏡或顯微境調查,多分布在嫩葉;若蟲、偽蛹凡是固著在中基層老葉,容易發明。成蟲喜歡附在嫩葉和成葉不和,成蟲、若蟲均能排泄蜜露,堆集于葉片上,引起煤污病, 若葉片上發明由真菌寄生引起的玄色灰狀的煤污病,表白傳染的時間已經較量長,較量嚴重。白粉虱最喜歡的顏色是檸檬黃和橙黃,因此可以懸掛或撐起黃板來監測。
溫室花草作物中,最吸引白粉虱而且危害嚴重的是:非洲菊、六出花、報春花、一串紅、大麗花、天竺葵、瓜葉菊、大巖桐、倒掛金鐘、木槿、鐵線蓮、茼麻、茄科植物、耬斗菜,杜鵑花。危害較輕的是:菊花、一品紅、蒲包花、水芋、玫瑰、百合、萬壽菊。不危害的是:仙客來、康乃馨、小蒼蘭、郁金香、水仙、風信子、蘭科植物、丁香、棕櫚科植物和大部門多肉植物。
有時花草作物和蔬菜作物有輪作和連片的環境,因此要知道白粉虱危害嚴重的蔬菜作物如黃瓜、西紅柿、萵苣、四季豆、芹菜、香瓜、南瓜和蒜。溫室和溫室內部和周圍的雜草是白粉虱的孳生地,它喜歡的雜草是繁縷,酢漿草、蕁麻、蒲公英等。
(三)白粉虱的防治
1、防范為主,培養無蟲苗。 種苗、殘茬作物和雜草帶蟲是白粉虱傳播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茬定植前要徹底排除雜草、前茬作物,并清閑一段時間。引進種苗和盆花時,要仔細查抄是否有若蟲或卵,是否缺失的葉片較多。一旦一個溫室被白粉虱傳染,其作物的出入就要很小心,以防各個溫室都被傳染。溫室要插黃板,以便于隨時監測。田間要按期巡視,查抄生長環境和是否有病蟲產生。大棚門口懸掛白色或銀白色的塑料條,可拒避成蟲的侵入。
2、選好藥劑,正確用藥。 白粉虱對農藥易發生抗性,要多知道一些可用的農藥種類,以便選用。對付原來沒有抵擋的農藥。害蟲的抗性要在第二個世代才會發生,因此對付試用結果好的農藥,至少可以持續用一個世代以上,直至發明抗藥性,要留意正確的用藥立法,而不宜頻繁改換農藥,下表列出了海表里試用過的結果較好的農藥,提供參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4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