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菟絲子在黃土高原等果樹栽培區均有分布,且以山地較多。重要危害栽培和野生植物的幼苗及幼樹。菟絲子纏繞于骨干上,以吸器深入皮層,吸取水分、礦物質及營養物,耗損大量養分;同時,果樹被菟絲子纏繞后生長不良、長勢繚亂,嚴重時導致幼樹滅亡。那么果樹菟絲子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危害癥狀:
菟絲子以莖纏繞攀附幼苗、幼樹,用吸器侵入寄主組織,吸取養分,使枝葉不能舒展,枝條常發生縊痕,并有小孔,容易折斷,幼苗、幼樹生長衰弱,甚至枯死。
危害果樹的菟絲子為日本菟絲子。日本菟絲子是一種無葉、無根、無葉綠素的能開花成果的草本植物。莖直徑2毫米,黃綠色,并帶有紫褐色瘤狀小黑點,無毛,分枝多。
發病紀律:
在自然條件下,菟絲子種子成熟后蒴果開裂落入土中,在泥土中越冬后,于第二年夏初萌產生長開花,秋季成果,9、10月份成熟,種子又落入土中。過冬后的種子,在20℃閣下的溫度下先生胚芽種殼而伸出地面,有時將種殼頂出土面,同時胚根生入土中,長出棒狀幼苗,周生很多絨毛。
地上部門每天可伸長2厘米閣下,且不分枝;地上的幼莖具有向光性,在空中來盤旋轉,當遇到雜草或寄生植物時,就纏繞在基莖上,并發生吸器伸入寄主組織中。此時根部開始腐朽干涸,基部繼承伸長并發生分枝,纏繞寄主植物吸取養分而生活 。吸器只能深入幼嫩的皮層,老樹皮不能侵入,所以只危害幼苗及幼樹。
菟絲子發生的種子極多。每株菟絲子能發生2500~3000顆種子,種子的萌芽率可維持10年閣下,種子成熟后蒴果開裂落入土中,或隨風或工錢因素而遠間隔傳播。
防治要領:
1.受害嚴重的果園,應在冬季舉辦深翻,使種子深埋于地下使其不能發育。一般在3厘米以下則很難萌芽。春末夏初,若發明菟絲子,當即連同寄主的受害部門一起剪除,并排除清潔樹上或地上的斷莖。
2.加強果園打點,排除雜草、灌木。
3.生物防治。用炭疽菌生物制劑(濃度為每毫升水含孢子1000~1500個),每畝1.5~3公斤,在下午4點鐘閣下向樹上的菟絲子噴灑。雨天或雨后陰天噴灑結果更好,噴藥后10天閣下菟絲子就會滅亡。
4.每畝用敵草晴0.25公斤或用2%~3%五氯酚鈉鹽和二硝基酸銨鹽防治均有效。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4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