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蔥蘭葉枯病(Colletorichum dematium)也叫蔥蘭炭疽病、蔥蘭赤斑病是蔥蘭上一種常見病害。其癥狀是在線形葉上發生紅褐色病斑或段斑,較后呈紅褐色卷曲狀枯死。由炭疽菌引起。病害在土壤瘠薄、排水不良及管理粗放的情況下往往發生較重。
分布及危害
蔥蘭葉枯病重要危害葉片,嚴重發生時造成葉片枯萎卷曲,似被火燒由于葉片受到損害,影響了公園及綠化地帶的整體景觀和觀賞效果該病害有發病中心。
癥狀
發病初期在線形葉上發生紅褐色針尖大小的病斑,從葉基部至葉先端均有分布。隨后,病斑逐漸擴大,呈梭形,長1.5~3mm,有時許多病斑匯聚在一起而形成紅褐色段斑,長達5~8mm左右。發生在葉先端的病斑向下延伸,使葉片發生節狀褪綠段斑,較后,褪綠段斑由黃變為紅褐色卷曲狀枯死,枯死部門可占整個葉片的l/5~3/5(嚴重時全葉枯死)。病健組織的界線顯著。在病害發生嚴重的公園內,整叢蔥蘭的大部門葉片呈紅褐色卷曲狀枯死,遠看似火燒一段。9~lO月間,在病斑上發生小黑點狀子實體,即炭疽菌(Colletotrlckumsp.)的分生孢子盤,如遇濕潤環境,病斑處可見粉紅色的分生孢子堆。
發病紀律
蔥蘭葉枯病病菌在病葉中越冬,翌年春季開始發病。病菌重要借助風雨傳播,多從傷口侵染危害。病菌在永生季節可重復侵染多次,以5-6月份發生較重,夏天高溫期間發生程度有所減輕。高濕,土壤貧脊,栽植過密均利于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式
1. 改善種植管理措施,提高寄主的抗病性。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蔥蘭。栽植時保持一定密度,注重透風透光。施用有機肥時,適當增施磷、鉀肥,使植株發育結實。秋季結合清園徹底清除病株、病葉。并集中銷毀或深埋,削減病菌侵染來源。
2. 把握病菌侵染時期,合理噴施農藥。發病初期開始噴藥,常用農藥為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福美雙,或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每隔10-15d噴1次,延續噴3次左右,基本上能有用地控制病害的發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4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