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馬尾松角脛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屬鞘翅目象蟲科。
分布與危害
分布于我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重要為害馬尾松、黑松、西岳松、款項松、濕地松和火炬松。幼蟲鉆蛀虛弱松樹主干的韌皮部,形成不規則的坑道。聚集為害時,造成樹皮與邊材脫離,致松樹枯死。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7mm,暗紅褐色。頭部半球形,喙約與前胸等長。前胸背板具4個小白點。鞘翅被覆紅褐和黑褐色鱗片,中心前、后各具2個由鱗片組成的小白斑。卵圓形,乳白色。幼蟲體長8-12mm。體彎曲,黃白色;頭部黃褐色。蛹體長6-9mm,淡黃色。
發生紀律
1年2代,以中齡幼蟲在韌皮部越冬;少數3代,以成蟲在邊材蛹室內越冬;臺灣1年4代。以幼蟲越冬者,翌年3月中旬幼蟲老熟,沿樹干的縱軸偏向,在邊材中筑長7-16、寬3-6mm的蛹室,外蓋橢圓形蛀絲團。3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蛹期,蛹經11-16天,5月中旬成蟲羽化。成蟲善爬行,具假死性,能航行,日間多隱藏于表土或針葉叢外5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第1代幼蟲為害期。幼蟲多聚集蛀食樹干3米以下的韌皮部。初齡幼蟲坑道細而曲折,中齡后取食原坑道周圍的韌皮部,坑道聯成一片,坑道中充塞著紅褐色的蛀屑和糞屑。第1代成蟲7月下旬羽化。8月上旬出現第2代幼蟲,11月尾幼蟲截至取食,在韌皮部越冬。
防治方式
(1)農業防治。
結合撫育和采伐,清除虛弱木、蟲害感染木,并立刻剝皮處理;嚴重發生地,5-6月成蟲羽化,可設置餌木或利用林區新鮮伐根,誘其聚集產卵。
(2)藥劑防治。
7月剝皮后,實時噴灑90%晶體敵百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殺滅幼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4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