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葉矮櫻是紫葉李和矮櫻的雜交品種,同時具備紫葉李和矮櫻的一些外觀和習性,集觀賞效果好、生長速度快、繁殖容易、適應性強等眾多優點于一身,以是被普遍栽植和園林應用。本文重要為您介紹紫葉矮櫻的繁殖和養護技術要點。
紫葉矮櫻圖片瀏覽
紫葉矮櫻有多種繁殖方式,常見的有扦插法、嫁接法和高枝壓條法三種。
扦插繁殖技術:在結實的母枝上選取直徑為0.3~0.8厘米枝條,然后將其截成10~12厘米的插條,每個插條保留4~6個芽節。在插條上端芽節2cm處平剪,下端緊貼芽背剪成45°斜切口,舉行扦插。扦插繁殖的較佳時間為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扦插后用噴壺將基質澆透水。在扦插后100~120天當種苗的根系到達10~15厘米時,即可移栽定植。
嫁接繁殖技術:嫁接砧木應選擇接穗親和力強的一、二年生無病蟲害的山桃、山杏苗等。嫁接宜在3-4月份紫葉矮櫻枝條尚未發芽、而樹液開始活動舉行。削取接穗時須自較下端第1個芽約3cm處剪斷,并在芽的兩側向下斜削成鴨嘴狀,向上保留3~5個芽,保持接穗長8~10cm,然后在砧木距地面5cm處平剪,并根據接穗的粗細舉行劈接或切接,接穗的形成層必須與砧木的形成層慎密對接,較后用塑料條將接口綁扎。整行嫁接完成后,搭小拱棚保濕,以防接穗失水抽條。
高枝壓條繁殖技術:高枝壓條時間宜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9月上旬舉行。壓條時應選取2~3年生的結實枝條,粗度為1~2.5厘米。選定枝條分枝點,距離疏除分枝點上方側枝,在分枝點下方5cm-20cm處的葉柄下方舉行環狀剝皮。8月尾至9月上旬的高壓條苗應定植在高床上,之后澆足水搭小拱棚越冬。
紫葉矮櫻開出的小花
紫葉矮櫻的養護技術
土壤要求:紫葉矮櫻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pH值為5.5~8.0的土壤條件下均可栽植。
水肥管理:紫葉矮櫻耐旱,每年早春和秋末可澆足澆透返青水和封凍水,平時若不是特別干旱,基本可以靠天生長。在夏天雨天,應實時將樹坑內的積水清掃,以防日出后水溫升高,燙傷根系。足夠的肥料對紫葉矮櫻的生長極其有利,在早春、初夏各追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秋末再施用1次廄肥或渣肥。
越冬管理:紫葉矮櫻耐寒,成年苗采取樹干涂白的措施即可。對于新植苗,可采取根部培土、樹干纏草的設施,幼齡苗則舉行覆膜處理。新植苗木在第1年舉行纏干處理后,第2年采取涂白越冬即可。
紫葉矮櫻圖片瀏覽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3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