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俗話說“樹大招風”,但實在樹大也招蟲。看上去高峻壯觀的棕櫚科植物也很容易招蟲,尤其是鉆心蟲紅棕象甲,紅棕象甲是棕櫚科植物較常見的害蟲之一,這種害蟲危害極大,幼蟲和成蟲都可危害植物,嚴重時甚至可以把高達數十米的棕櫚大樹蛀倒。今天小編重點給大家講一下紅棕象甲的危害和防治方式。
紅棕象甲特征
卵:乳白色,長橢圓形,滑膩,頭端暗紅色。
幼蟲:乳白色,無足,呈彎曲狀。老熟幼蟲體長40~45mm,頭部黃褐色,體黃白色,橢圓形繭化蛹。
蛹:蛹,長橢圓形,均勻長35mm,寬15mm。初時為乳白色,后呈褐色;觸角及復眼顯著突出。
成蟲:體長28~35mm,體寬10~12mm,銹褐色,頭部延伸成管狀,品味式口器,口器著生于頭管先端;觸角膝狀,端部數節膨大,著生于頭管前部側端。前胸橢圓形,后頭有6個玄色斑,排列成前后兩行,前行3個較小,后行3個稍大,居中1個稍大;翅鞘紅褐色,有6條縱溝;腹部未端外露。
危害樹種及防治難點
紅棕象甲的寄主是椰子、國王椰、海棗、大王椰、油棕、假檳榔等,重要危害樹種有油棕、大王棕、假檳榔、海棗、糖棕等棕櫚科植物。紅棕象甲大多從生長點侵入,不少棕櫚科植物在葉片發黃前很難發現被危害,而一旦發現,生長點及周圍的莖干已壞死腐爛,嚴重時已無法拯救。棕櫚科植物樹形高峻,噴藥時操作難度大,灌藥防治難度更大,而且紅棕象甲的蟲繭很難被殺死,下一代又造成危害。
防治方式
1.加強檢疫監測工作
加強對苗木場、園藝場的檢疫監測工作,防止擴散伸張,阻止出現新的疫區。對從外地引進的棕櫚科植物苗木要做好檢疫工作。運輸歷程中若發現帶蟲植株,立刻就地銷毀。新移栽植株修剪后,要用內吸性較強的殺蟲劑噴灌預防被害。
2.疫區清除蟲源
開展棕櫚科植物的疫情普查,發現被害植株,立刻舉行藥劑處理。對難以救活植株,實時砍除,銷毀,削減蟲源,同時對周圍植株噴施內吸性殺蟲劑,預防受害。
3.藥物防治
紅棕象甲一般在11月尾開始至第二年的2月尾越冬,在4月至10月為蟲害盛期,在此期間可用長鐵鉤將堵在受害植株蟲孔的糞便或樹屑鉤出,用高效氯氰菊酯500倍液舉行整株淋灌,讓藥液浸透到莖干內殺死害蟲(灌藥時若有成蟲或幼蟲從蟲孔爬出,立刻捕捉集中銷毀),每7天舉行一次;然后在棕櫚科植物的生長點放置5~8個用80%敵敵畏200倍液浸泡的海綿藥袋,防止害蟲從生長點入侵。
4.人工捕捉、誘殺
對于晨間或傍晚出來活動的紅棕象甲成蟲,可利用其假死性,敲擊莖干將其振落捕殺。另外可用紅棕象甲聚集素舉行誘殺,降低蟲口密度。生物害蟲誘殺技術是現代農業生態防治害蟲的首選方式之一,此方式誘殺戮蟲不接觸植物和農產品,沒有農藥殘留,不污染環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2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