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枸杞屬半常綠灌木,枝條呈拱形遒勁;根若游蛇,虬曲多姿;秋冬之季,紅果累累,有"雪壓珊瑚"之稱,是制作盆景的好質料。
枸杞盆景的詳細做法如下: 采挖樁頭4月上旬在枸杞剛開始萌發時,選擇形狀較好的樁頭,先截短長枝,剪去雜亂枝,小心挖掘,把完整的根挖出來,立刻裝入塑料袋中,扎好口,以免水分蒸發。 土盆選用口徑與高均為20厘米的花盆,以松散的沙壤土為好。栽前,先把根修剪到適合盆栽程度,蘸上泥漿,然后置于盆內。栽好后,澆透水,放置2-3天,待土壤略干,舉行造型。造型利用枸杞萌發力強、枝條生長快的特點,造成傘形、2層樓、3層樓等形式,傘形、2層樓、3層樓具有枝條劃分為1、2、3枝,剪后每層之間相距15厘米,劃分將枝條4用鐵絲牢靠于合適的位置。管理(1)保濕:要經常噴水,保持枝干濕潤。2)抹芽:4月中旬萌芽時,要實時抹芽,要求每個枝干上只保留頂端周圍的芽,別的的所有抹去。3)修剪:4月下旬,當留下的嫩芽長至10厘米左右時舉行修剪。(4)追肥:4月下旬開始追施氮肥,用0.2%尿素水溶液,每隔10天澆1次,到7月尾,各種形狀均已形成,停施氮肥,改為每隔10天追施1次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成花坐果8月份花芽形成,逐漸開出朵朵紫色小花。9月坐果,10月果色逐漸變紅。霜前移入室內,則綠葉終年不落,紅綠相間,格外美觀。
枸杞盆景懸根的培育
枸杞萌發力強,適應性強,喜低溫不怕嚴寒;發芽早,落葉遲,果不落,觀賞時間長;每年春、秋兩次生新葉,兩次開花,兩次座果。而且小而密,花小而繁,果多而紅艷,其果又是滋補強身的良藥。以是它是非常受人喜歡的小型盆景質料。但枸杞粗干憂傷,往往以根代干制作盆景,可其根多是獨生,很少分支根。這就給制作懸根露爪、小型完善的枸杞盆景帶來了難度。筆者近幾年為尋求較完善的懸根爪舉行了一些培育實驗,并開端得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詳細做法是:
春天,或者二伏后期(立秋前幾天),即南方因天熱、白粉病、蟲害造成的炎天枸杞休眠期將過的時候,將野外采挖回的枸杞樁舉行需要的修剪,留好枝干,用快刀清好需要生根的創面。并舉行消毒處理,然后舉行扦插。一是先用沙插,待生根成活后再移栽繼續育根。二是在地里直接扦插育根。由于枸杞以根代干扦插多在斷面生根,卻又生根不多,往往兩三個主根一直長下去。為了讓其多生根,以提高觀賞價值,筆者采取二次扦插法。即:當第一次扦插成活后,先讓其在地里旺長一年,第二年芽前再挖出剪斷新生根,只保留1至1.5cm,用快刀修睦斷面,同時削去已愈合又沒有生出新根的原斷面部門(再給其一次生根的時機),然后舉行第二次扦插,并在其根部放少許草木灰。這樣成活的枸杞老樁就會在再創面與新根斷面同時生出比第一次扦插多得多的根,待其在地培育兩年后,就可以挖出上盆,制作比較完善的枸杞盆景。
為了使新根蟠曲,得到更好的效果,筆者還采取指導法培育根爪,同樣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方式是,先挖好20cm*20cm*30cm的坑穴填入河卵石或磚渣,石子與沙子的夾雜層15至20cm,上邊再填2cm厚的大沙。然后把修理好的枸杞樁放入坑穴,封沙或黃土后澆足水。待水滲下去后再高封些土防止老樁失水過多死亡。云云扦插成活的枸杞樁所生新根遇到河卵石等硬物,就會轉向,沿沙填縫舒展,硬物之間的沙縫指導其長成蟠曲的根爪,兩年后挖出即可得到比較理想的蟠根枸杞樁材。
枸杞盆景快速種植法
天下各地都有野生枸杞,取材容易。秋天,枸杞全身所有葉腋都開滿淡紫色的花。有的葉腋甚至能開五六朵,花后滿枝效果,鮮紅透明,直到秋末冬初依然鮮紅如故,利用枸杞制作盆景可算妙品。枸杞的壽命很長,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枸杞無獨有偶。
1、硬枝扦插;2月尾3月初截取野生枸杞老干,根據徒刑需要修剪,底部用利刀修平,然后放在1:500倍活力寶溶液中浸泡一小時,直接插在裝滿素土的觀賞盆里,澆透水,連盆埋在地里,露在地面的部門要培高土垛,噴透水蓋上塑料布保濕,成活率百分之百。2021年2月尾,花友從外地刨來一株百年邁樁枸杞,主干中空,側枝也大部中空,根據造型需要截取六段,按上法扦插所有成活,昔時開花結插果。1993成和2021年均按此法扦插二十四株,所有樂成。
2、插后管理:經常查看塑料布是否有水珠,如無水珠就應向土垛上噴水保持濕潤。當枸杞發芽后,把塑料布兩頭打開透風。芽長至10cm左右時,把塑料布除去,接受光照,逐漸去除土垛,每隔十五天噴一次1:500倍活力寶液肥。到了6月尾,進入高溫前,把枸杞從地里扒出來正常管理。澆水要見干見濕,每十天左右施一次含磷多的液肥。到了開花之日,只見垂條翠蔓,四向披拂,滿綴淡紫色花的枝條隨風款擺,嫵媚悅耳。秋天果熟,似乎萬千紅石滿懸枝上,一盆妙品盆景便映在眼前。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2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