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大葉黃楊是園林的熱門苗木,但許多人因失于管理,讓其生長很不好,解說下大葉黃楊的種植技術:
大葉黃楊修剪必須實時到位,修剪頻次依據大葉黃楊長勢確定,一般新枝伸長到10厘米至12厘米時即可修剪一次,修剪時留新茬1厘米至2厘米即可。修剪歷程中刀片應多次消毒,修剪過后的大葉黃楊較好噴施殺菌劑一次,防止病菌傳播。如果修剪不勤,由于其生長極為迅速,尤其是春季,會導致株型過高或冠幅猛增、側芽不萌發、結構松散、下部脫腳等問題。由于頂端優勢原理,營養物質送往枝條頂端,嚴重抑制了枝條上部側芽和下部隱蔽芽的萌發,常造成植株枝條希罕或徒長,嚴重影響其觀賞效果。而修剪實時,修剪幅度把握得合理的大葉黃楊,則顯示為枝條麋集,生長結實,葉片碩。
施肥
大葉黃楊耐貧瘠,土地肥沃的話幾年不施肥也可正常生長。但在移植期,或土地板結區與貧瘠區,或是春季大回縮修剪時應適當補肥。移植期要在根底部施些腐熟的有機肥,有機肥上應蓋10厘米素土,不要與新根接觸。板結區或貧瘠區的大葉黃楊以開溝施有機肥和葉面噴微肥相結合。生長不良或回縮修剪的大葉黃楊可適當多施幾回,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少量氮肥。也可在噴施殺菌劑時混噴葉肥,用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濃度控制在0.2%。根部施肥每年一兩次,葉面噴肥一般每年兩三次,詳細根據現真相形酌情調治。
防寒
2021年冬河北地區遭遇了十年不遇的嚴寒天氣,低溫達-15℃至-20℃,一般大葉黃楊在溫度低于-18℃會受凍害。詳細顯示為:小環境好的地區受凍害輕,只有少量生長較差或株齡較小植株受害;別的地區普遍受凍害較重,大量移植2年以上生長正常的色塊受到凍害,地上部門大片死亡,但根系存活,春季從根系發芽。一些多年生的獨干黃楊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凍害,顯示為局部枝條或整株枯死。以是大葉黃楊冬季防寒務需要做好。可用條紋布,或塑料布舉行覆蓋,被風面適當留氣孔。大葉黃楊怕涼風,在南北走向道路兩側栽植的大葉黃楊除防寒外還應該設風障。
更新復壯
對于株型不良的大葉黃楊,可根據詳細情況采取不同措施舉行復壯,嚴重脫腳或枝條部門死亡的可在春季回縮修剪,同時清算根部萌蘗,如萌蘗過密,不僅株型雜亂還會抑制側芽生長。回剪的同時應加大肥水管理,使其隱蔽芽萌發生長,并對新生枝條適時修剪促發側枝,保證枝條麋集均勻。對于部門枝條死亡的球形苗,可在早春根據隱芽萌發狀態確定莖的高度,要修剪成中部略高,周圍略低的球形。大的剪口要用油漆或防腐劑處理,防止感染和樹液蒸騰。此外復壯黃楊冬季較好做防寒工作。
病蟲害防治
大葉黃楊抗性很強,縱然在粗放管理地區,也很少發生病蟲害,常見的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等。其中日本龜蠟介較難防治,筆者跟蹤觀測未發現宿生現象,發現蟲情后可人工刮除,在若蟲孵化后至介殼形成前舉行葉面和樹干噴藥非常有用,常用藥劑有速撲介殺或介撲殺等。常見病害有白粉病、煤污病、葉斑病、莖腐病、炭疽病等。一年生新枝營養不良和天氣濕潤時容易感染白粉病。粗放管理區,很少舉行病害預防與修剪消毒地區容易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莖腐病。當有刺吸式害蟲危害時常引起煤污病發生。以上病害可采取廣譜殺菌劑如:百菌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噴施兩三遍即可控制病情,用藥距離期為7天至10天,如病害嚴重,可適當縮短距離期,四五天噴施一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2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