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玫瑰有四種常見的病害,如:白粉病、黑點病、根頭癌腫病和枝枯病,雖然偶而也發現其它病害如露菌病、銹病、炭疽病…等,但不如前四種病害嚴重。劃分將其病癥及防治控制方式敘述如下:玫瑰黑點病黑點病為盾座菌科之病原菌Diplocarponrosae所引起,是玫瑰種植管理較常見之病害,在高溫多濕時期發病較嚴重。發生于葉、葉柄和莖部,植株受感染時,葉片出現玄色圓形病斑,尤其以靠近地面之成熟葉片受害較多,罹病葉片會逐漸黃化而脫落,發病嚴重時,全株大部門葉片脫落,無法行光互助用,造成生育不良。防治控制玫瑰黑點病重要之務在于保持種植管理環境的衛生,例如:清算病葉,以防止真菌孢子再散布;盡管在早晨澆水,使葉片保持干燥,病原菌較不易繁衍散布。其次,注重修剪阻止枝葉叢集,保持植株透風良好。可利用藥劑防治控制,如以免賴得(億力)1000倍噴灑全株,每隔5~7天施用一回,延續施用3~5回,還可兼治銹病和白粉病。白粉病玫瑰白粉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由病原菌Sphaerothecapannosa所引起。重要感染幼葉、嫩莖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會出現白色粉狀病斑;嚴重感染時葉片會變脆、萎縮卷曲而干枯。白粉病發病時期與黑點病不同,當氣溫較低而相對濕度較高時,白粉病的發生較嚴重,通常在冬季時發生較多。一般而言,天氣濕潤、透風不良及日照不足下較容易發病,因此冬季種植管理玫瑰必須防治控制白粉病,才能使玫瑰生育良好。
防治控制玫瑰白粉病也和黑點病一樣,必須注重修剪,以保持植株透風良好,而且阻止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種玫瑰,或與其它容易感染白粉病的植物隔離,如:百日草、大理花等。選擇抗病性品種可削減白粉病的威脅,或利用免賴得(億力)1000倍噴灑全株。根頭癌腫病由土壤細菌性病原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所引起,重要損害莖部和根部,常發生于植株與土壤接觸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腫大形成瘤狀物而圍繞莖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由于根瘤病感染植株之后很難治療,因此較好一發現罹病植株必須馬上拔除銷毀,而且利用土壤消毒劑消毒植穴后才可栽植管理。預防根瘤病重要在于購苗時小心選購,于栽植管理前后阻止在莖部造成傷口,尤其在靠近土壤的部位。另外,不宜使用感病株周圍之土壤覆土,以免感染。枝枯病枝枯病又為潰瘍病,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經過傷口進入植株,使莖部所有或部門壞死,進而往上或往下壞死,使患部上位之枝葉生長不良或枯死。玫瑰的傷口重要是由于修剪所造成,此外低溫寒害或者嫁接等操作也會造成傷口,而枝枯病亦能從莖部刺剝落處進入。一般枝枯病在節間較易發生,以是修剪時應盡管使傷口靠近節的位置,可預防發生枝枯病。另外大輪種的玫瑰、植株營養不良或感染黑點病,皆較容易受感染。防治控制玫瑰枝枯病,隨時要將罹病的枝條切除并銷毀,由于病原菌會發生孢子在枝條上過冬,以是必須保持田間衛生。修剪病株前后要利用70%酒精或10%的漂白水消毒對象,修剪時傷口要靠近節的部位,并呈45角度可阻止病原菌進入傷口。
家庭養蘭病害防治控制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2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