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繁殖。球根海棠用播種繁殖,可得到各種色澤和不同類型的花。球根海棠種子很小,播種宜稀不宜密,基質用泥炭配成,用淺盆播種,種子摻沙播種,不必覆土。在早春1月至2月份室內播種,溫度保持18℃至20℃,早晚噴水,2周至4周可出苗。待小苗長至2厘米時可栽種在較小盆中,再換2次盆即可成苗開花。球根海棠的塊莖在2 月至3月份舉行栽植,以塊莖頂部與土相齊為好,栽前施足基肥,栽后保持土壤濕潤,溫度在15℃至20℃時,約經2周至3周塊莖頂芽可以長出。其優良的品種也可以扦插,即在春末從優良母株上切取帶莖葉的芽,長10厘米左右,插于用粗沙和蛭石配成的基質中,溫度保持21℃ 左右,很快就可以生根,栽后昔時可以開花,也有將插穗形成的塊莖留下珍藏,第二年栽種。
二、種植。球根海棠的盆土要求松散透氣,富含有機質,pH值為5.5至6.6為宜,一般用腐葉土、泥炭土配以腐熟的雞、牛糞作基肥,加少量的河沙作基質。栽植后,在生長期7天至10天施一次稀的餅肥水或礬肥水,并阻止過干過濕,開花后要控制澆水,高溫干燥的中午,可在地面及葉面噴水。春末至夏天應遮光50%至70%,植株長高后,莖干易折斷,要立支柱。葉片發黃干枯后,將塊莖取出放在8℃至10℃ 溫度下貯藏。
三、防病。其病害重要為莖腐病和細菌性葉斑病。莖腐病危害莖、葉,出現水漬狀暗色小斑,逐漸擴成大斑,春季及陰雨天發病重。發病初期可用65%敵克松600倍至800倍液噴灑,或用五氯硝基苯、多菌靈等。細菌性葉斑病,危害葉片時初現淡綠色水浸狀小點,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的皰狀斑,褐色至褐玄色,高溫多濕發病重。發病初期可用30%琥膠肥酸銅膠懸劑500倍至600倍液,或200毫克/升農用鏈霉素,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至800倍液,隔10天噴一次,共噴2 次至3次。
四、調花。促元旦春節開花,應選生長充分,球體直徑大于4厘米,無病蟲害的自然休眠后的種球,在前一年12月尾到第二年1月份用5%高錳酸鉀、百菌清消毒,放在冰箱內保持0℃至5℃,催芽7天,用消過毒的培育土上盆,栽時種球入土3/4,1/4 球及芽眼露出土面,8月中旬至10月初放在光照為65%的遮陽網內,盆下鋪沙澆水,使溫度不跨越30℃,相對濕度75%,30天后噴比久溶液防徒長,10月下旬溫度降到15℃時入室,并補光到15小時,并用0.02%赤霉素15天噴葉面一次,結合澆水加灌8%阿司匹林,溫過活間保持18℃至25℃,夜間12℃ 至15℃,光照15小時以上,從栽植到開花共需180天,元旦即可觀花至春節。若促早春初夏開花,應改傳統的春播為秋播,即8月下旬氣溫在25℃至30℃時,用淺木箱(或盆)播種,盆土用1份腐葉土、2份細沙夾雜過篩,消毒裝箱用浸盆法使培育充分濕潤,將種子均勻撒播在上面,輕壓,木箱上面蓋玄色塑料薄膜或涂黑玻璃,保持盆土濕潤,7天至10天后種子發芽,子葉長出后掀掉玻璃放在陰涼處,長至第一真葉時逐漸移至全光照處管理,保持濕潤的環境。
在陽光足夠的地方,在地面放8厘米至10厘米厚的細沙作沙床,將苗盆放在沙床上,逐日早晚在沙床上澆水增濕降溫,防止日灼。9月中旬2片真葉未睜開時分苗,株距5厘米,并施淡肥催苗。10上旬苗高10厘米、2片真葉睜開時帶土移栽在15厘米×15 厘米盆中定苗。緩苗后噴300倍比久溶液一次,在盆上方1.5米高放80瓦日光燈,彌補3小時光照,溫度降到10℃時入室,彌補光照5小時,直到3月中旬孕蕾開花時補光結束,每半月施一次5%磷酸二氫鉀,每月噴一次比久,4月初即可開花。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1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