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薇的栽植技術】
1、 種植地選擇:
選擇土質肥沃、排水利便的地方。紫薇對栽植的土壤不怎么挑剔,但它喜歡在肥沃且濕潤的土壤中生長,盡管選擇保水性好的砂質壤土栽植。由于紫薇另有些耐旱特征,不管是在酸性的土壤中,照樣在鈣質的土壤中,都能生長的很好。
2、 施足底肥:
底肥以有機肥為好,舉行移栽前,先要保持根系完整,將根部入穴填土,扎實澆透,定值3天之后可以補澆一次水,這樣可以保證根部水分足夠。每年秋季時,可在根系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可促進花序的發育
3、紫薇的修剪:
紫薇的修剪可以在葉子落完后舉行,根據造型的需要,可以對每個普通枝條只留1、2芽的重修剪,在它的生長季節重要就是剪掉密枝和雜亂枝,還要在紫薇的花凋萎后,實時剪去殘花以防效果,對再次生長出花蕾和快速的膨大有促進作用,開花的次數也會增多。
若花謝以后次生的花蕾很少,可以對每個枝條保留1、2個芽的重修剪,約莫14天就再次生長出花蕾了,1個月左右就可以繁花開滿樹了,這樣也會使樹的枝條比較短且粗,樹形緊湊開花興隆,花的顏色也鮮艷漂亮。
4、紫薇的水肥管理:
紫薇喜光,光照不足的話會導致植株花少或不開花,或植株生長虛弱。紫薇是一種耐旱怕澇的植物,因此每年春季芽萌動前和秋季落葉后,可以澆一次返青水和凍水,下雨天較好排積水工作。
紫薇喜歡溫暖濕潤的天氣,但非常怕澇,以是一定要阻止栽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如果是盆景栽植的話要加強水分管理,阻止土壤過于濕潤。
紫薇是不怎么怕干旱,但是卻不能有積水。在紫薇剛開始生長枝葉的時候,需要限制給它澆水的量,從而來控制其枝葉的生長,這樣可以使它的枝條長得粗壯,而葉子就會比較細小,也就不會使其生長的葉子很大而節稀,還能很好的控制樹形使樹姿優美。
在紫薇孕育出花蕾后一直到它開花時期,都要供應足夠的水分,到溫度偏高比較干旱的季節時,就要相應的增多澆水量,還要每天往樹上枝葉噴灑水霧,使空氣的溫度增高;在冬天的時候,澆水量就要削減了,使盆內的土壤處在稍微干燥的狀態。
5、紫薇的移植技術:
紫薇移植宜于冬季或春季舉行,栽在排水良好的松散肥沃土壤上,則生長良好,粘土生長較差。積水地不能栽。
肥料于冬季或春季芽萌發前施用,以腐熟的人糞較好。修剪整形多在幼樹時舉行,常用摘芽法,隨時摘去莖干下部的側芽,以促上部枝條和頂芽的生長,早日形成完整的樹冠。落葉后剪去徒長枝,以保持樹冠的形狀。
6、紫薇的病蟲害防治:
6-1:白粉病
顯示癥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小粉斑,擴大后成圓形或不規則小斑塊;花受侵染后,花穗畸形,失去觀賞價值;植株會變得矮小,嫩葉扭曲、畸形、枯萎,嚴重時整個植株都市死亡。
防治方式:加強施肥;結合秋、冬季修剪,消除病枯枝并集中銷毀,實時摘除病芽、病葉、病梢;發病時,噴灑25%粉銹寧愿濕性粉劑3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
6-2:煤污病
顯示癥狀:植株發病時,在葉片、枝梢上形成玄色小黑斑,嚴重時影響葉片的光互助用,抑制新梢的正常生長,導致葉片提早落葉。
防治方式:加強種植管理,合理放置栽植密度;實時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條,透風透光;對生長期遭受損害的植株,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舉行防治;噴施40%氧化樂果1000 倍液或80%敵敵畏1500 倍液,防治蚜蟲、介殼蟲等。
6-3:紫薇褐斑病
顯示癥狀:紫薇褐斑病重要危害葉片。葉片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個體成不規則,紫褐色至灰褐色,邊緣顏色較淺不清晰,兩面生有灰玄色小霉點,當葉面上出現數個病斑后。全葉很快變黃且提前落葉,雨季發病嚴重。
葉片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邊緣顏色較淺不清晰,兩面生有灰玄色小霉點病斑,個體成不規則,全葉很快變黃且提前落葉。
防治方式:深耕土壤,以削減下年頭侵染源;適時修剪,透風透光;發病初期實時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
紫薇的主下午蟲有紫薇絨蚧,應注重防治。
以上就是中國景觀網為大家介紹的有關紫薇栽植技術及栽植方式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nt-geron.com/info/11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