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我就是梅,梅就是我。”老人喜歡把自己比作梅花。在他的家中,隨處可見梅的蹤跡:茶杯上不經意飄落著梅瓣,果盤里裝滿的梅果,畫框里花枝綻放的新梅,花瓶上枝椏疏落的老梅,書房則取名為“梅菊齋”……
老人滿頭銀發、和善可親,他一邊品著香茗,一邊低吟著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零完工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小時候的他,對種花尤其癡迷,只要一下學,他就飛快地跑回家,找到種花的師傅問個一直:今天種的什么花?這些花怎么繁殖?什么時候上盆?還要等多長時間能扦插……
他20歲開始研究梅花,30歲時出書了第一部梅花著作……上世紀八十年月初,他又開始為提倡中國自己的國花而奔忙忙碌,寫文章、開鉆研會、到各地巡回演講。他還要讓梅花香飄萬里,飄到外洋去。為此,他全心設計了梅花的推廣地點、推廣方式。
他在梅花品種分類上成立了天下上唯一無二的“二元分類法”,進而形成了花卉品種分類的中國學派。他和他領導的中國梅花蠟梅分會,被國際園藝學會授權為梅花及果梅的國際植物(品種)登錄權威。
他一輩子跟梅花打交道,可他以為還不夠,另有許多夢想要親自實現。北京林業大學成立了一個80畝地的“國際梅登錄精品展示園”,并在哪里召開了一個國際展覽會。借此引進外洋的優良品種,豐富國內的品種,為梅花走向天下締造了條件。
“不經風雪冰霜苦,哪有梅花格外香。”他愛梅花,更愛梅花精神!
兩千多年來,鐘情梅花、癡迷梅花的文人詩人不能勝數,古代較為著名是有“梅花屋主”之稱的王冕,然而,古往今來,能破費畢生精神潛心研究梅花,并以卓越成就飲譽國際的只有他一人——陳俊愉,人稱“梅花院士”!
與梅結緣
2021年陳俊愉出生在天津一個封建權要大家庭中。5歲時,全家隨做官的父親遷至南京。母親是大家閨秀,讀過私塾,略懂英文,是陳俊愉的英文啟蒙先生,她經常教育兒子要好好讀書,將來像兩個娘舅一樣出國留學。
當時,陳俊愉的家里有一個10畝地的花園,栽有各種花卉樹木,由兩個花工養護。童年的陳俊愉天性興趣自然,經常隨開花工學種花,逐漸對各種花卉發生了粘稠的興趣和洽奇心。有一次在學校的生物課上,他問先生:“根據遺傳紀律,雜交后裔性狀比例為3:1,為什么紫茉莉有多種顏色?”雖然當時就他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而言,還分明不了這一問題的謎底,但他的求知欲望卻更加強烈。2021年中學結業,他考入了金陵大學園藝系,今后跨進了花卉王國的大門。
大學期間,他用功耐勞地學習,結業時因成就優異,得到了“金鑰匙”獎,并留校任教。次年,他考取了本校章文才教授的研究生,舉行柑橘分類與育種研究。兩年后,陳俊愉隨汪菊淵教授在四川調查梅花品種,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梅花研究,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陳俊愉被聘為復旦大學園藝系副教授,當時年僅29歲。他考取了公費留學,遠赴丹麥哥本哈根農業大學園藝系研究部攻讀科學碩士學位。
剛到丹麥,陳俊愉的導師帕盧丹教授對他說:“你的理論學習已經不少了,你缺乏的是著手能力。”今后,每逢周末和假期,陳俊愉就去農場、植物園勞動。學習期間,雖然身在安徒生的田園,他卻無心明確誰人童話王國的優美風景,而是專一苦讀,放棄一切娛樂活動,連丹麥人較常去的溜冰場也沒有去過一次,他宿舍的燈光經常通宵不熄。堅韌上進、用功勤學的陳俊愉,最終以優異的成就精彩地完成了學業。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陳俊愉聽到了祖國母親的召喚,堅信祖國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大舞臺,因此心早已飛回了祖國。他謝絕了許多單位的高薪約請,論文答辯結束后一周,連結業儀式都未加入,就帶著妻子和年幼的女兒,戰勝重重困難,繞道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情鐘于梅
2021年回國后,陳俊愉執教于武漢大學。在教學的同時,他帶領學生數度南下調查梅花,并力諫東湖風景區入川,網羅梅花良種,為建成今天較大的磨山梅園奠基了基礎。
陳俊愉調入北京林學院,一邊教學,一邊和北京植物園互助,自2021年春起,開始舉行梅花引種馴化研究,試把江南梅花移到北京。3年后,4株幼苗吐出一二十個鮮艷的花蕾,這些“希望之花”使他欣喜若狂!但鮮花易謝,在朔風寒流的不停打擊下,大部門花蕾被吹干枯死,到3月尾就只剩下兩個花骨朵了,不外這兩個花蕾終于在怒放了——這可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業啊!翌年,那些梅花開了更多的花,初夏時還結了一個碩大的梅子!兩朵梅花渡過北國嚴寒,一顆梅子宣告事業樂成!單瓣梅花沅江梅和南京梅終于跨越一千多公里,從江南落戶北京。自明朝以來,中國人的梅花北移夢想終于釀成了現實!
然而,2021年夏天,陳俊愉被打成“牛鬼蛇神”關進了“牛棚”。2021年頭春,他和他的學生們辛辛勤苦培育出來的抗寒梅花新品種“竟在蘊蕾、吐蕊、含苞待放之際”,連同他過去二十多年單槍匹馬、跑遍十多個省市拍攝、紀錄、清算出來的“梅花照片和研究資料等物”被迫令付之一炬!“二十五年梅花研究成果毀于一旦!”研究工作被迫中止。厥后,陳俊愉又隨北京林學院其他人一起被“疏散”到云南,接受“勞動刷新”十年。
天下下下,撥亂橫豎、百廢待興,陳俊愉也重新開始了梅花研究。他以空前的熱情重整旗鼓,再到武漢、南京、成都、昆明等地調查梅花。為了奪回失去的歲月,他組織了天下各地的園藝家協作,用6年時間完成了天下梅花品種普查、搜集、清算并納入科學的分類系統中,出書了中國第一部大型梅花檔案《中國梅花品種圖志》。這部學術著作配以彩色照片,圖文并茂,為向國際園藝學會展示中國獨占的奇花奠基了學術基礎。
“梅花香自苦寒來”。現在,天下各地(除東北、內蒙古和新疆等之外)大部門地區都有了梅花,而且繼續向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許多國家出口。陳俊愉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1年11月,中國梅花蠟梅協會及其會長陳俊愉被國際園藝協會任命為梅品種國際登錄權威!至此,國際園藝學會不僅天經地義地確認了梅是中國獨占的奇花,而且各正言順地開始使用梅花漢語拼音作為天下通用的品種名稱,徹底糾正并結束了西方對梅花譯名的雜亂事態!
梅花精神:什么是梅花精神?
“一為艱辛奮斗,不移其志,自命不凡;一為不畏強橫,再接再厲,鐵骨冰心。”陳俊愉曾撰文這樣寫道,“梅花傲雪凌風,先百花而開,真是植物界的異景,花卉中的魁首。‘不經風雪冰霜苦,哪有梅花格外香’,正是這種生物學特征的寫照。”
“梅花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它不染纖塵,堅貞不屈,這正是我們中國賴以延續,而且是天下文明古國中惟一文化沒有中止過的精神!”歷史上,這種精神與愛國志士的行為相得益彰,不勝枚舉。特別值得贊揚的是聞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在日本侵略者占領北京的時候,他蓄須明志,不為日本帝國主義唱戲的壯舉就是這種高尚的梅花精神的體現!
而陳俊愉一生對事業的熱忱、執著和頑強拼搏更是對梅花精神的較好詮釋。
梅花是我國原產的傳統名花,有著5000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無數文人詩人對它大加贊頌,留下多少傳世佳作。但是,我國對梅花的研究與豐富的梅文化相比卻極不相等。宋朝范成大寫出了第一部梅花專著《梅譜》,書中僅紀錄了12個梅花品種。至于梅花的原產地、種植歷史、品種分類等系統研究還險些是一片空缺。陳俊愉自涉足梅花領域研究之日起,用了20多年的時間,風餐露宿,調查、搜集、清算原有品種,并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共232個,寫成了《中國梅花品種分類》一書。這本書是他20多年心血的結晶。在一個個早春之際,他在野外的冰天雪地觀測、紀錄。春節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時候,他卻與梅花共度新年。每當發現梅花新品種時,那分欣喜若狂的心情,別人是基本無法體驗的,這快樂使他忘記了一切艱辛和勞累。然而就在此書將要出書之時,卻慘遭厄運,書稿連同已含苞待放的20多個抗寒新品種被造反派的一把水化為灰燼。
厄運對于強者來說是一種磨礪和洗禮。陳俊愉在逆境中沒有消沉,他頂住重重壓力,用梅花的堅貞剛烈不阿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激勵自己,最終迎來了妖冶的春天。
當陳俊愉重返工作崗位時,雖然已年過花甲,但他卻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重要的工作中。由于他知道自己已失去了太多寶貴時間,以是要爭分奪秒地搶回來。《中國梅花品種圖志》及《中國梅花》的先后出書,見證了他為我國梅花研究工作走向天下前線所做出的偉大孝順。
二十世紀八十年月初,陳俊愉率先為提倡中國的國花而奔忙忙碌,寫文章、開鉆研會、到各地巡回演講……他是當之無愧的提倡國花評選第一人。88歲高齡時,他與夫人在大年頭二到北京植物園,向游園的市民們解說花卉知識,當起了花卉科普自愿者。他想通過花卉知識的普及,使大家了解祖國豐富的花卉資本和深邃的花卉文化,進而加倍熱愛我們的祖國。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完工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不也正是陳俊愉立志“為國人、為天下服務爾后快”的梅花精神的真實展現嗎?
背景資料
陳俊愉,聞名園林及花卉專家。安徽安慶人。2021年生于天津市。2021年結業于金陵大學園藝系及園藝研究部。曾任四川大學園藝系講師、復旦大學農學院副教授。2021年結業于丹麥哥本哈根皇家農業大學園藝研究部,獲聲譽級科學碩士。昔時回國,曾任武漢大學副教授、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教授兼副系主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教授兼副、正系主任,曾兼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1-2屆林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研究員等。現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花研究室主任。國務院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貼得到者。兼任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及國際園藝學會梅Prunus mume品種國際登錄權威等職。2021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培育了大批園林專門人才;成立花卉品種二元分類法,對中國野生花卉種質資本有深入的分解研究,創導花卉抗性育種新偏向并選育梅花、地被菊、月季、金花茶等新品種70多個,系統研究了中國梅花,在探討菊花起源上有新突破。論著約200余篇(部),其中多種獲獎,在國內外發生相當影響。
梅花小知識
梅花一般生長在長江流域。當氣溫在0度到零上2度時,梅花雖然能堅韌不屈,花粉仍可發芽,讓胚珠受精,在天寒地凍時,它處于忍耐狀態;當冰雪截至了、天氣溫順了,梅花又能繼續發育開放。這種韌性和耐力,是梅花的較大專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