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今年4月,為了美化景觀大道,江寧科學園天印大道約200棵楊樹在當時季節不宜移栽的情況下,被有關部門“指令”硬性移栽。兩個月之后,這些僅僅只被移挪了2米的樹木險些就已經所有枯死。
網友詰責天印大道為何枯樹成排
上周,網名“蘿卜一個”的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稱,他最近途經江寧科學園天印大道時發現,從天元路起,路邊栽種的楊樹險些所有死光光。雖然現在已經是7月,應該是枝葉興隆的時候,可是這些樹上一片綠葉都沒有。他大致數了一下,百來棵碗口粗的楊樹,只有不到5棵是活的。“蘿卜一個”還配發了三張自己從現場拍攝的照片。該帖一發出,便在網上成為討論熱門,一天之內,該帖的瀏覽量就跨越了數百次。許多網友都對這些死去的楊樹表示惋惜,紛紛表示應該查一查這些樹真實的死因。一位網友留言透露說,據他所知,這些樹是形象工程的犧牲品,“移栽方式出現問題導致了大量白楊死去。”
記者探訪200棵楊樹成“禿桿”
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江寧科學園內的天印大道,沒多遠就看見一排高高直立的“禿桿”,硬生生地豎在道路一邊,很是耀眼。走近一看,這些“禿桿”就是楊樹,只是樹干已經所有枯萎毫無生命跡象。記者注重到,這些樹身下端還被麻繩裹得嚴嚴實實,顯然移栽的時間不長。這些碗口粗的楊樹,高度多在四五米左右。讓人不能分明的是,這些楊樹的麋集度很高,記者大略數了一下,不到200米的路上,竟然種下了近200棵的楊樹,有的樹與樹之間的間距不到1米。
在天印大道南端的五洲制冷廠門口,看見記者在攝影,廠門口的保安指著“禿桿”說,這些樹在天印大道已經長了兩年多了,半年前在路邊還活得挺好,可幾個月前不知什么緣故原因,被人移到了馬路內側,導致現在一棵棵陸續死去,現在這條路上的楊樹多數死掉了,真是活丑。
“這些樹已經死了很長時間了,為什么沒有人管?”一位路人很不解地說,他們老家也種過楊樹,但是沒有看過這么麋集的栽法,簡直就是不管樹的死活,而且樹死了也沒有任何解救措施,真是惋惜呀。
內幕揭秘移栽時節不當是主因
原本長勢很好的楊樹為何在短時間內所有死亡?為了求證緣故原因,記者撥通了江寧區園林綠化所,該所的一位蔣姓工作人員表示,科學園區的園林管理不歸他們統領,他建議記者與江寧科學園管委會聯系。好不容易,記者找到了負責天印大道樹木養護的公司,該公司的相關人士直言,對于現在出現的這種事態,他們早有預料。
一位負責天印大道植物養護的工作人員注釋說,今年4月份,他們接到江寧區相關部門的通知,為了歡迎一個慶典,需要對江寧區景觀大道之一的天印大道舉行美觀刷新,而這一改作育涉及到原先栽種在馬路雙方的數百棵楊樹。
“這個季節移栽楊樹只有死路一條。”這位人士說,當時他們就向轄區內的綠化主管部門舉行了匯報,請求不要移種楊樹,可是對方沒有分解,執意要求根據通知去做。
無奈之下,該公司今年4月對楊樹舉行了整體移栽,將楊樹從馬路邊上移到了圍墻旁,雖然移動的距離不到兩米,但是效果如預期的一樣,在移栽之后的兩個月中,經不起“折騰”的楊樹陸續死去。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不清掃江寧最近大雨導致楊樹加速死亡的緣故原因,但是在非冬季節,對屬于落葉樹種的楊樹舉行移栽,顯然犯了植物栽植的大忌。
對于養護公司的說法,記者從江寧區科學園綠化園林科得到了基本證實。園林科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次移栽楊樹確實是為了作為景觀道的天印大道的刷新而實施的。他表示,移樹出現死亡很正常,他們將會和綠化管理公司對損失額度以協商的方式舉行解決。
記者問,為何在明知移栽會導致死亡的情況下移栽樹木,這位園林科的同志表示領導不在,無法回覆。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