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30年來,洛陽“以花為媒,文化搭臺,經貿旅游唱戲”,將“牡丹”樂成打造成一張城市手刺。現在,身負“千年帝都”、“絲路起點”、“河洛之根”等盛名,新時期的洛陽又擔負起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重任。
30年來,洛陽“以花為媒,文化搭臺,經貿旅游唱戲”,將國色牡丹樂成打造成一張城市手刺。身負“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河洛之根”等盛名,新時期的洛陽又擔負起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重任。
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柳身做客中心人民廣播電臺《政務直通》,分享“國色牡丹醉滿城”的洛陽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經驗與感想。
牡丹文化節 是一場群眾的盛會
牡丹是眾多國人心目中的“國花”,但最終,洛陽脫穎而出,讓牡丹成為洛陽較具代表性的城市手刺。
李柳身以為,這源于洛陽與牡丹自古至今的“不解之緣”。洛陽古有“武則天貶牡丹”的傳說,也有“洛陽地脈較適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的名篇佳句。2021年以來,延續舉行了30屆的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已升格為國家級重要節會,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躋身天下四大節會之列。洛陽被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中國牡丹花都”,牡丹當之無愧成為洛陽較具代表性的城市手刺。
伴隨著牡丹文化節的升格,具有洛陽地域特色、文化內在豐富、民俗風情濃郁的牡丹文化節慶活動,讓洛陽市民引以為豪,讓游客慕名而至,讓客商投資興業,讓洛陽這個城市雋譽在外就成了牡丹文化節的起點和落腳點。
李柳身以為,牡丹文化節是以牡丹和牡丹文化為載體的節會活動,是群眾的節日、國民的盛會。三十年是一個新的起點,而立之后的牡丹文化節,就是把牡丹文化節與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產業特色和自然風景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打造文化特色、地域特色顯著的聞名節會品牌。
牡丹為媒今年花會洛陽引資超千億
“以花為媒,文化搭臺,經貿旅游唱戲”,牡丹成為洛陽的一個前言,也是一粒經貿的種子。
前29屆牡丹文化節中,洛陽共簽署招商引資互助條約項目2371個,累計投資總額4889.4億元。在今年的第30屆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臺灣周兩岸交流活動、洛陽市投資商業洽談會、對外互助項目簽約儀式等多項大型經貿活動相繼推出,今年洛陽的“收獲”又如何?
李柳身介紹,本屆牡丹文化節的經貿活動有5大“亮點”。參會客商層次提升,國內外500強和行業100強企業比上屆增添8家;集中簽約項目117個,投資總額1007.3億元,比去年多出276.4億元;其中,僅投資額超10億元以上大型項目就達37個。此外,新增項目中,新興產業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增多,又有9家500強企業入駐洛陽。
特別是福布斯中國中原經濟區“自主創新與民營經濟生長論壇”在洛陽舉行,《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公布《福布斯中國中部較佳商業城市榜》,洛陽市位列第八。這些成果,“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得多”。
洛陽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從牡丹花城向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進軍,李柳身市長給自己定了怎樣的目的呢?
“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是洛陽市“十二五”生長設計的重要定位,其內容為:文化為魂、水系為韻、牡丹為媒、產城融合、組團生長、生態宜居。
洛陽市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這樣一個特色定位和結構,使洛陽能夠加倍宜居、宜業、宜學、宜游、宜工,加速建設文化影響力和旅游吸引力較強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李柳身回覆起來從容不迫。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當天節目中坦言:“我非常贊許把洛陽打造成一個一流的國際文化旅游城市。”
在他看來,把文化、把旅游放在首位,也能阻止一些同質化的競爭,使得洛陽能夠在整其中原經濟區的生長中獨樹一幟,突出自己的優勢。他進一步注釋:“在整其中原經濟區各個城市的生長當中,每個城市都要找到自己的相對優勢,都要找到自己的特點,而且把這個特點做得越特別越好。”
洛陽旅游
從“透風口”到“聚寶盆”
2021年整年,洛陽接待游客6870多萬人次,居全省第一,入境游在全省亦三分天下有其一,然而,旅游發生的綜合效益卻和接待游客總數不是很“般配”。有人云云形容洛陽的旅游:更像“透風口”,而不是“聚寶盆”。對此,李柳身表示認可:“面臨這樣的現狀,我們也很有壓力。”
洛陽的游客人均消費只有500塊錢,人們在洛陽的均勻滯留時間只有兩天。這樣的旅游消費程度,在中國旅游城市當中只是一其中等程度。李柳身以為,要把洛陽的歷史文化舉行“活化”,讓深埋于地下的寶貴文物能夠“浮”上來,讓紀錄于書籍當中的河洛文化走出來,讓湮沒在歷史灰塵當中的文物遺址能活起來,把洛陽的文化旅游資本轉化成產業生長的優勢。
洛陽已經在完善交通設施上花了大氣力,除了對市內重要干道舉行大規模刷新,對外 也開通了洛陽至北京、武漢的高鐵線路,還新開通了洛陽至天津、大連、海口的航班和對香港的包機。除此之外,洛陽也將對食宿、購物、休閑等方面的配套成果舉行完善。
李柳身對“文化”和“旅游”怎樣做大做強,提出了加倍具象化的做法:“詳細來講,就是要在設計、項目、特色、集聚、融合、互助上做文章。”隨后他進一步注釋,首先,把文化旅游業生長設計擺上重要位置,通過提升成果、拉長鏈條、優化服務、鑄造品牌,盡快完善文化旅游設計系統;然后,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生長項目,同時,激勵指導大企業、社會資本投資洛陽文化旅游業,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解決好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其次,依托洛陽豐盛的文物遺存,根據“開發、保護、研究、包裝、展示”的思路,打造有震撼力的特色文化產品,積極成立一批地域特色鮮明、群眾參加性和娛樂性強的特色文藝節目。較后,扶持培育一批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文化龍頭企業和龍頭項目等。最終將洛陽的“文化”和“旅游”品牌真正做大做強。
洛陽的魅力,是豐富厚重的歷史積淀、是博大精湛的河洛文化、是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是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但這都不是洛陽的所有。“只有走近她、融入她,才能真實地體會到她的魅力所在。千年帝都的厚重、牡丹花城的神韻和洛陽人民的熱情,一定會帶給來到這里的人美好的享受和難忘的回憶。”李柳身充滿信心地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