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在栽植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栽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元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計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程度,造成好景不長。在綠化養護管理上,要了解栽植類型和 各種品種的特特征與特征,下午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一)草地的養護管理 草地養護原則是:均勻平等,純凈無雜,四季常綠。據資料介紹在一般管理程度情況下綠化草 地(臺灣草)可按栽植時間的是非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栽植至長滿階段,指初植草地,栽植至一 年或全覆蓋(100%長滿無曠地)階段,也叫長滿期。二是旺長階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長期。 三是緩長階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緩長期。四是退化階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較 高的養護管理程度下臺灣草地退化期可推遲5-8年。連地針葉草的退化期比臺灣草遲3-5年,大葉 草則早3-5年。1、恢復長滿階段的管理 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 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稀貼一般20×20厘米一方塊草 皮等面積留空稀貼,全貼無長滿期,只有恢復期7-10天,稀貼有50%的曠地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長滿,春季貼和夏天貼的草皮長滿期短僅1-2個月,秋貼冬貼則長滿慢需2-3個月。 在養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 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 二周后視季節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 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 晴天液施,所有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 始生長,要實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 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
2、旺長階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興旺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以是重在保綠。水分管理, 掀開草莖,客土干而不白,濕而不漬,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輕施薄施,一年中4-9 月少,兩頭多,每次剪草后畝用2-4斤尿素。旺長季節,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增添,養護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多少和剪草質量的利害與草地退化和養護 成本有關。剪草次數一年控制在8-10次為宜,2-9月均勻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 次。剪草技術要求:一是草高較佳觀賞為6-10厘米,跨越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時,會起“草墩 ”,局部呈勾瘩狀,此時必剪。二是剪前準備,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草刀厲害無缺損,同時檢 凈草地細石雜物。三是剪草機操作,調整刀距,離地2-4厘米(旺長季節低剪,秋冬高剪),勻速 推進,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實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3、緩長階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長速度有所下降,枯葉枯莖逐年增多,在高溫多濕的季節易發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蟲)為害,工作重點,注重防治病蟲為害。據觀測,臺灣草延續漬水三天 開始爛根,排干漬水后仍有生氣,延續漬水七天,90%以上爛根,險些無生氣,需重新貼草皮。漬水1-2天爛根雖少,但排水后遇高溫多濕有利病菌繁殖,導致根腐病發生。用托布津或多菌靈800-1000倍,噴施病區2-3次(2-10天噴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齡地老虎(剃技蟲)在地表把 草的基部剪斷,形成塊狀干枯,面積逐曰擴大,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檢查時需撥開草叢才能 發現幼蟲。要及早發現實時在幼蟲低齡用藥,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撲殺800倍潑施,為害處增添藥液,三天后清掉為害處的枯草,并補施尿素液,一周后開始恢復生長。 緩長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長期要加強,可增添舉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數控制在每年7-8次為好。4、草地退化階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開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嚴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濕高替,嚴禁漬水,否則加 劇爛根枯死,加強病蟲害的檢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鉀夾雜液根外施 肥,或者用商品葉面保,葉面肥如大豐田等根外噴施,效果很好。對局部完全枯死處可舉行全貼補 植。退化草地剪后復青慢,整年剪草次數不宜跨越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長雜草,需實時挖除 。此期需全面加強管理,才能有用延緩草地的退化。(二)綠籬的養護管理 綠籬的養護管理原則是:保證肥水供應,興隆生長,修剪成籬成墻成形,到達觀賞和隔離的作 用。1、綠籬的肥水管理 綠籬要不停修剪,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初植綠籬,按設計要求的籬寬,挖40厘米深的溝,填上 純凈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復合肥,這樣植后生長快。施肥原則是:基 肥足追肥速,以氮為主,磷鉀結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需要時還舉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 保濕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漬,以免引起爛根,影響生長。2、綠籬的修剪 平面綠籬、圖型綠籬、造案綠籬,都是為了相符設計要求通過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 是抑制植物頂端生長優勢,促使腋芽萌發,則枝生長,墻體豐滿,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 滿足設計瀏覽效果。修剪的原則:從小到大,多次修剪,線條流通,按需成型。一般的綠籬設計高 度為60-150厘米,跨越150厘米的為高峻綠籬(也叫綠墻),起隔離視線用。始剪修剪的技術要求 是:綠籬生長至30厘米高時開始修剪。按設計類型3-5次修剪成雛型。修剪的時間:當次修剪后, 清除剪下的枝葉,加強肥水管理,待新的枝葉長至4-6厘米時舉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距離時間 過長,綠籬會失形,必須舉行修剪。中午、雨天、強風、霧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現在多采取 大籬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厲害緊貼籬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長突出部門多剪,弱長凹陷部門少剪,直線平面處可拉線修剪,造型(圓型、磨茹型、扇型、長城型等)綠籬按型修剪,頂部多剪,周 圍少剪。定型修剪:當綠籬生長到達設計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長的枝葉所有剪去,保持 設計規格形態。3、綠籬的病蟲防治 山子甲綠籬,常有木虱、潛葉蛾和白粉病為害,福建茶有木、介殼蟲、白粉病為害,黃心梅較 抗病蟲害,偶有木虱。以上蟲病,用通例的殺蟲劑速撲殺等和殺菌劑、多托布津、多菌靈等除治均 能達效。(三)綠化樹木的管理 園林綠化中,樹木栽植面積并不是較大,但其所占的綠化空間較大,草地、鮮花、灌木、喬木 合理搭配,體現了立體綠化的效果。習話講:“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締造了良好的小天氣和優 美的環境。另外,許多灌木樹栽植后可以通過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點中,甚至可發生立 體動感。1、肥水管理 喬木樹型高峻,根系發達,根深幅廣,栽植時需要開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 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栽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樹 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2:1。施肥的次數,植后三年內,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 次用復合肥1-2kg,小樹少施,大樹多施。施肥的方式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 面均勻開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峻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灌木樹型小,以淺穴或淺溝栽植為主,叢 生根系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液施干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添p、k肥,觀葉 灌木適當增添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峻喬 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 正常生長。2、樹型管理 綠化林木,通過藝術設計,負責管理,使之有有數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綠化樂成的關 鍵之一。喬木要求樹干筆直挺秀,不要過早拔掉栽植時的鞏固拴護桿,以免引起樹桿彎曲。成年大 樹實時鋸掉不規則的樹枝,對冠幅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重時連根 拔起造成損失。灌木要求整齊有形有序,樹形是樹木不停生長和通過人工不停修剪而成,可修剪成 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甚至可用鐵絲編織文字或“雙龍 戲珠”“獅子滾球”,“孔雀開屏“等讓灌木的枝葉在其中生長,通過編織修剪而成。不管喬木灌 木要實時清除枯枝落葉,對大王椰、假檳榔等觀莖樹,要保證樹干筆直清潔,葉鞘大、干枯后不易 自然脫落,要人工實時清除。3、樹木的病蟲防治 綠化樹木重要的蟲害有天牛、木虱、潛葉蛾、潛葉虎、介殼蟲、金龜子等。近年來在喬木灌木 中木虱為害較嚴重,其次是介殼蟲,采取通例殺蟲劑、速撲殺、介特靈等均能到達防治效果。重要 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藥物有托布津、多菌靈、炭疽病等,常用濃度800-1000倍。除了藥物防治外,栽植上要經常清算枯枝落葉,保持清潔,同時要清掃漬水,需要時 修剪后噴藥。(四)花卉的管理“待到鮮花壯麗時,她在叢中笑……”。鮮花為人們帶來幸福快樂,栽植花卉,是綠化中不能 缺少的項目,目的是觀賞其顏色鮮艷,形態各異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種一 生(一個生長周期)只開一次花,有些一年才開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種開花季節和花期是非各不 相同。為實現一年四季,鮮花盛開,除了科學搭配不同品種栽植外,抓好管理是下午。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較多的是美人蕉、黃花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淺笑以及炮仗花,金銀花等, 在栽植上要求土地肥沃松散,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強。肥水管理,前期肥水足夠,以n為主,結合 施用p、k,中期n、p、k結合,花前控肥控水,促進花芽分化,開花后補施p、k、n肥,可延張開花 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淺松表土,除去雜草,結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 季可開小穴干施。植株高峻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適當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蓋,在生長中 要實時剪去干枯的枝葉,另外在夏秋季節舉行地表覆蓋(剪下的臺灣草),可保濕防旱和抑制雜草 生長。病蟲防治,每月打一次殺蟲藥,在修剪后或臺風瀑雨前后噴一次殺菌劑,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處,是要樹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長。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園林綠化中重要指盆栽時花和盆栽陰生植物二大類,盆栽花卉是經過二個階段培育 而成,第一個階段是在花園舉行培育,第二個階段是裝盆后生長到具有觀賞價植或開花前后,擺放 到室外廣場(花壇)、綠化景點中,以及亭臺樓閣甚至室內的辦公室、會議室、廳堂、陽臺。 花園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選擇各種各種時花和陰生植物,舉行整地播種或扦插,(在陰棚沙池 無性繁殖),幼苗期加強肥水病蟲的管理,然后準備規格合適的陶瓷、塑料花盆,裝上事先拌好的 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機質10%,沙20%,復合肥3-5%),盆底漏水眼壓上瓦片,裝量 八成,較后種上幼苗,分類擺放加強管理,長大或開花前后放至擺放點。 盆栽花卉第二階段的管理,由于擺放渙散,重點做好三防:防旱、防漬、防凍。防旱:高溫炎 熱天氣,水分蒸騰蒸發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內5-7天淋水一次。防漬:盆體通透性和滲漏性 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滲漏漬水,室外盆栽嚴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內及陽臺盆栽,不要每天淋水、 每次淋水后觀測盆底是否有滴水,如點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結,適當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 實時疏通或轉盆,盆栽花卉失敗大多由于盆底部門漬水爛根影響生長以至死亡。防凍:熱帶花卉和 陰生植物如綠巨人、萬年輕等冬季氣溫18°c以下,不少品種開始出現凍害,露天和陽臺盆栽花卉, 在低溫、霜凍天氣,要搭棚復蓋保溫或搬進暖房防凍。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陰生植物要防曬,烈曰下灼傷葉片,影響生長,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內和廳堂及陽臺無直射光的背曰處。 盆栽施肥,施肥種類有機無機肥結合,木本有機為主,草本無機為主,觀花的p、k、n比例是(3:2:1),觀葉的是(2:1:3)施肥次數,視長勢每月1-2次,結合淋水施液肥,削減干施,嚴禁 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否則易肥害傷根,施肥量視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需要時采取根 外噴施“葉面保”、“大豐田”等,可使葉色濃綠,花期延伸。換盆:為使盆栽花卉,根多葉茂, 準時盛開花期長,多數多年生的木本和部門其它花卉需要換盆。換盆的時間要考慮二個因素,一是 盆土多少和盆土質量、土量少質量差的早換,土量多質量好(如純干塘泥的配方花泥)遲換;二是 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峻花卉早換,矮小花卉遲換,一般2-3年換盆一次。換盆方式:空盆放上瓦片壓 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將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換盆前3-5天不淋水,換盆時,盆內周邊淋少量的水,振動盆體,花盆側傾,用木棍或兩個大拇指,頂住盆底瓦片,邊搖邊壓, 以致盆土離盆,用花鏟鏟去三分之一的舊泥(較多不能跨越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 齊斷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順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壓實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渙散,透風透光好,病蟲較少,但要仔細查看一經發現,要用手提噴霧器逐盆噴 藥。 另外,部門花卉對土壤ph值要求較嚴,如淺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長才正常,可淋檸檬酸 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五)盆景的管理 園林綠化中有少量制品盆景,置于亭臺樓閣內和特需的景點中,其栽植管理與木本盆栽花卉大 致相同,不同的下午之處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藝術造形,生長中樹干不停長高,枝葉 不停增多,如不修剪會變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設計氣概特點。盆景修剪,需由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 技術員,園藝師操作,該剪的剪,不應剪的不剪,萬萬不要損壞觀賞面,失去原有派別、氣概和藝 術造型。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