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唐宋時期——生長初期
蘇州盆景歷史悠久,據史料紀錄,唐蘇州刺史白居易就以玩石為癖,那是早期的山水盆景。至宋代,蘇州詩人范成大制作的山水盆景已非常聞名。宋代蘇州人朱沖、朱勔父子已制作了綠水園和金谷園,陳列者許多山水和樹樁盆景。
二、明清時期——生長盛期
明代蘇州人王鏊所著的《姑蘇志》里有這樣的紀錄:“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異卉,盤松古梅,置之幾案,清雅可愛,謂之盆景。”這是有“盆景”稱謂較早的文字紀錄,因此可以說“盆景”之名稱自蘇州人始。蘇州盆景到明代時已經廣為普及了,蘇州“吳門畫派”的畫意成了盆景中刻意模擬的主題,形成了怪異的身手氣概,并一直撒播至今。明代蘇州人文震亨所著《長物志》專門列出《盆玩篇》,對蘇州盆景舉行藝術總結,其中有不少獨到的看法。他紀錄松柏、楓、榆、古梅為樁景之先聲,以為可與畫家馬遠、郭熙等筆下的古樹作比的盆景才為上上品。到了清代,蘇州的盆景制作已呈盛行之勢,由于興趣者越來越多,出現了虎丘、光福等盆景制作基地。《光福志》中就有“潭山器械麓,村子數余里,住民習種樹,閑時接梅樁”的紀錄。清代園藝學專著《花鏡》也有關于蘇州盆景的紀錄:“最近吳下出一種仿云林山樹畫意,用長明了石盆,紫砂宜興盆,將較小柏、檜、或楓、榆、六月雪,或虎刺、黃楊、梅樁等,擇取十余株,細視其體態參差高下,倚山靠石行栽之。或用昆山石、或用廣東英石,隨意疊成山林佳景。置數盆于高軒書室之前,誠雅人清供也” 。清代的胡煥章是當時用梅樁制作“劈梅”盆景的大家。
三、近現代生長狀態
近代蘇州文人周瘦鵑先生,既是聞名的作家又是盆景藝術大師,他善于摹仿名畫舉行盆景創作,其作品秀氣古雅。周瘦鵑的盆景不只重“景”,還注重“盆”與“架”:其盆要“古”,其架要“雅”。“盆、景、架”三位一體,亦是蘇派盆景的怪異之處。另外,作為作家,他還著有盆景專著《盆栽意見意義》。其《拈花集》及《花木叢中》亦有多篇關于盆景的文章。
上世紀五十年月在周瘦鵑和盆景藝術大師朱子安通力互助下,蘇派盆景的創作開始走上了專業生長的道路。六十年月,蘇州園林管理處就成立了首座專業盆景園——慕園。當時蘇州盆景在天下名噪一時,共有二十多個城市的盆景工作者來蘇州向朱子安拜師學藝,因此可以說蘇州盆景的造型身手對天下各地的盆景生長起了一定的樹模作用。在十年動亂時期,慕園的盆景被渙散到留園、拙政園等其他園林中加以保護,直到七十年月末,蘇州市人民政府決議在虎丘山下重修盆景園——萬景山莊,并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今后迎來了蘇州盆景創作與生長的絢爛時期。
2021年在香港舉行的江蘇首屆盆景展覽,曾驚動香港。五月,在南京舉行的“江蘇盆景藝術展覽”中,獲“較佳盆景”與“優異盆景”二十四盆,占全省獎項的30%。2021年10月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盆景評選展覽”中,由朱子安、朱永源父子創作的五百年樹齡的圓柏盆景“秦漢遺韻”獲天下樹樁盆景特等獎,錦松“蒼干嶙峋”獲一等獎,柏樹“巍然侶四皓”獲二等獎,大坂松盆景“云蒸霞蔚”及石榴盆景“鸞尾”獲三等獎。在以后的歷屆天下盆景評選展覽中,蘇州盆景一再獲獎。在2021年由朱永源攜帶榆樹盆景“龍湫”等應邀赴德國舉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巡展,驚動了整個歐洲,蘇州盆景名揚外洋。2021年五月,蘇州盆景又迎來了歷史的新篇章。第五屆中國盆景評選展在虎丘山下盛大肆行。當時共有天下七十二個城市(包羅香港、澳門)的專業及業余的盆景人士云集在此,交流身手,共商盆景生長大業,盛況空前。蘇派盆景制作人員也十分重視對盆景制作身手的理論研究,相繼在2021年江蘇科技出書社出書了由朱子安、孫嘉祥、李衍德等編著的《盆景制作》,2021年上海科技出書社出書、由邵忠編寫的《蘇州盆景身手》,2021年由中國林業出書社出書,由蘇本一、馬文其主編、邵忠編著的《蘇州盆景》等理論研究書刊,為蘇派盆景身手的生長奠基了理論基礎。經有關部門批準的“蘇派盆景技術名師工作室”將在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內掛牌,它亦將成為蘇州盆景研究與生長的基地。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