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結構就是風景的放置,在繪畫上稱做構圖,是處理盆景畫面結構的一種藝術手法。盆景的畫境與意境重要就是通過結構來締造的。巧于結構,才能使作品具有詩情畫意。在盆景結構中經常運用賓主、疏密、虛實、露藏、呼應、取勢、剛柔、巧拙、粗細等等手法,這些都是事物的矛盾規則在藝術上的體現。
賓主分清。在盆景結構時,首先要用各種方式,使主體突出,賓主分清。要突出主體,首先就要確定主體風景的形狀和位置,然后再考慮賓體,即陪襯的風景。在山水盆景中,應先確定主峰的形狀、體量和位置,然后放置配石,較后再粉飾植物;配件;在樹木盆景中,先確定主體樹木的造型和位置,再考慮其它配樹、配石、配料。主體風景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應該著力加工,這是成敗的下午。賓體也是整個風景的必不能少的一部門,起到陪襯陪襯主體,突出主體的作用。但要做到 '客不欺主,客隨主行',不能'喧賓奪主'。大雕塑家羅丹砍掉巴爾扎克雕像的手,就是由于那手太突出了。這個例子充分說明晰突出主體的重要性。一般說來,主體在盆景中是較醒目的,但要有典型的細節刻劃。賓體的形狀和位置要與主體既相對比又相呼應,既有變化又有統一,要組成視覺中心,使觀賞者的視線,很自然地集中到主體上去。
露中有藏。昔人云:“景愈藏則境界愈大;景愈露則境界小。'藝術貴在蘊藉,如果將一切遺露在外就會失去想象的余地。處理好露中有藏,就能展現出一個景外有景、'景中生情的悅耳畫面,不是一目了然,而是留有余地,引起觀賞者豐富的遐想。因此,露中有藏也是締造盆景深遠意境的一種重要手法、露中有藏的顯示手法在山水盆景中應用得較多。一般每座山峰都要處理得既有露又有藏,使人有群峰升沉之感;'道路和水岸線宜曲折迂回,時隱時現,使人有延綿不停之感;有時僅將亭子從山后露出一角,或將衡宇遮掉一半,這樣可以讓人展望山后的其它內容,收到以少性多的效果。露中有藏的顯示手法對于樹木盆景的造型也同樣實用。如樹木的枝干就要處理得有露有藏,才能顯出興隆。又如樹木點石;有時石藏樹中,有時樹藏石中,若隱若現,'使人感應幻化莫測。露與藏的處理要根據主題和意境的需要,把握好分寸,該露則露,該藏則藏。在一般情況下,總宜藏多于露。
顧盼呼應。盆景中的所有風景,各個部位都要相互顧盼,相互呼應,使渙散的風景有機地聯成一體。顧盼重要顯示在風景的偏向上,如山與山,樹與樹,山與樹之間要相互照應,顧盼有情;呼應則包羅風景的種類、形體、色彩,以及疏密、虛實等等。如一塊大石頭,靠近左右也要放置幾塊小石頭,錯落散布,與之呼應;一個大的空缺處,較好粉飾幾處小的空缺與之呼應;大的麋集處四周要陪襯幾個小的密聚點與之相呼應等等??傊杈爸械娘L景總不宜伶仃地存在,而應該相互慎密地聯系。
取勢導向。所謂取勢導向就是部署動勢。山的奔趨向背之形,樹的偏正敬斜之勢,都可給人一種動感;這也就是靜中求動之意。有了這種動感,盆景就顯得生動而有氣焰,而不致機器乏味。但是,在取勢導向時,還要注重平衡。否則,一味尋求動勢,就會使整個結構顯得不穩重。當山峰向一面傾時,山峰的坡腳就必須重在另一面,要把重心放到邊緣的線上,但不能超出邊線,否則就顯出山欲傾倒的樣子。又如一株斜干式的樹木,若其主干向一面傾斜,那么其重要枝葉就必須傾向其另一面,以到達動態平衡??傊?,盆景結構較忌四平八穩,氣焰從動態中來,要取勢就要造成動勢。
剛柔相濟。有些以顯示剛健挺秀為主的盆景,也要剛中有柔,才能有變化有對比,從而更顯其剛勁。如果一味體現剛勁,就會給人以生硬的感受。例如顯示松樹姿態,一般說應以剛健為主,但經常有意將枝干處理得蟠回愚昧,剛中有柔。而有些顯示柔媚秀麗為主的盆景,卻要柔中有剛,而不能一味體現柔和,否則就會顯得柔弱無力。例如顯示柳樹體態,一般說應以柔媚為主,往往將其主枝干處理得挺秀剛勁,就愈能顯示出垂枝飄拂的輕柔。
巧拙互用。在藝術顯示上,巧雖然是一種美,而拙有時也成為一種美,是一種樸素無華的質樸美。昔人說:'大巧若拙',又云:'大巧謝雕鑿'。有時初看粗率稚拙,簡直可笑,細細玩賞,又會以為充滿情趣,神充氣足,極富魅力。在盆景中,巧拙互用,經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有時候將一些并不精巧的質料經過適當的配合,卻能作出上品的盆景;反過來,將許多精巧的質料配合在一起,往往整體的效果并不理想。齊白石說:'靈巧拙用,巧則靈變,拙則渾古。'都是同樣的原理。,盆景的創作較忌均勻用力,樹與石相配,樹木很精巧,那么配石就紛歧定玲瓏剔透,反而以粗拙一點為好;風景內容很精巧,配上形狀真誠的盆缽,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整體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