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青桐木虱以若蟲、成蟲在梧桐葉背或幼嫩枝干上吸食樹液,損壞勸導組織,尤以幼樹受害嚴最,嚴重時導致整株葉片發黃,頂梢枯萎。若蟲排泄的白色棉絮狀蠟質物,會將葉面氣孔堵塞,影響葉部正常的光合浸染和呼吸浸染,使葉面顯示慘白萎縮癥狀。刮風時,白色蠟絲隨風飄蕩,形如飛霧,絮狀物飄落的處處都是,人手及身上不鑒戒遇到絮狀物,不只黏糊糊的有一股臭味,并且很難清洗,嚴重污染周圍情況,影響市容市貌。
形態特點 成蟲體長4毫米至5毫米,翅展12毫米至13毫米,體黃綠色,頭端部下陷顯明,復眼半球形突出,單眼3個呈倒“品”字形分列。觸角黃色10節,最后兩節玄色,結尾有兩根鬃毛。前胸背板呈弓形,前、后緣黑褐色。中胸背板有兩條縱褐線,前盾板具帶狀溝,盾板上具6條縱紋。足淡黃色,爪玄色,后足基節上有一對錐形崛起。翅透明,翅脈淺褐色。腹部背板淺黃色,各節前端有褐色橫帶。雄成蟲體長4毫米至4.5毫米,腹部背板可見7節,腹板可見6節。雌蟲腹部、腹部背板各比雄蟲多一節。
卵 長卵圓形,一端稍尖,長0.7毫米,初產時淺黃或黃褐色,近孵時紅黃色,并可見赤色眼點。
若蟲共五齡,第1、2齡若蟲身材扁平,略呈長方形,黃色或綠色。末齡若蟲身材近圓筒形,茶黃色常帶綠色,腹部有發家的蠟腺,故身材上覆蓋有白色的絮狀物。觸角10節,翅芽發家,可見脈紋,在翅芽之間有一對玄色黑點。
發生紀律該蟲在北方1年發生2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越冬卵初步孵化傷害,若蟲期30多天。第一代成蟲6月上旬羽化,下旬為盛期;第二代成蟲于8月上、中旬羽化。成蟲羽化后需補充養分伎倆產卵。第一代成蟲多產卵于葉背,經兩周閣下孵化;第二代卵多半產在主枝陰面、側枝分叉處或主側枝表皮粗拙處。發育很不整齊,有世代重疊現象。若蟲和成蟲均有群居性,經常十多頭至數十頭群居在葉背等處。若蟲潛居生活 于白色蠟質物中,行走火速;成蟲遨游力差,有很強的跳躍才能。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若蟲發生期用高壓噴霧噴灑清水,沖下白色絮狀物和蟲體,可沒落很多若蟲和成蟲。結合冬剪,撤除過剩側枝、病蟲枝。
化學防治第一代若蟲約在4月底5月初出現,相比整齊平等,利于會合沒落,是一年中藥劑防治的癥結期。噴灑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的吡蟲啉溶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噴施,效果很好。或用3%啶蟲脒乳油1500至2000倍液,啶蟲脒具有觸殺、胃毒和較強的滲透浸染,殺蟲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殺蟲譜廣、持效期長達20天閣下,對天敵殺傷力小,對情況相容性好等。還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500至2500倍液,加洗衣粉300至500倍液進步藥效,10天后再噴1次,防治成若蟲效果均好。
生物防治注 意維護和應用寄生蜂、瓢蟲、草蛉等天敵昆蟲舉辦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