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楊樹人工林中,以楊干象甲、白楊透翅蛾、青楊天牛三種蛀干害蟲發生面積大,危害嚴重,防治困難。由于蛀干害蟲的瘋狂危害,致使林木成片死亡,防護林“帶斷網破”。經過對蛀干害蟲多年的綜合管理,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積累了—些經驗。對三種蛀干害蟲的管理,除要加強苗木產地檢疫工作外,還應抓好管理的技術措施和組織管理措施。
一、技術措施
(一)白楊透翅蛾防治技術措施
誘捕時間:在有代表性的林地內,提前誘捕觀測。當誘到第—只雄蛾時,即開始大面積防治。
誘捕方式:采取涂干釘誘芯法。在用樹林中,誘捕點棋盤式設置,0.2公頃—0.3公頃設一個,林緣適當多設沒一些。在農防林中150米—200米設一個誘捕點,線形等距離排列。誘芯釘在膠面中心,牢靠在樹干1.3米—1.5米處的向陽面。誘捕點涂兩次膠,每次涂20克。在苗圃和幼林中,制一標牌,在其上涂膠釘芯。
(二)楊干象甲防治技術措施
1.按著適時早防、防后補漏、治輕、治小、管理蟲源木的原則,縣與縣、鄉與鄉之間有機協調,集中連片,聯防聯治,以到達防治一片鞏固一片,逐步歲擴大保護區,縮小疫區。
2.劃分災難類型區,分類施策。設計防治的地塊,要把握在樹齡小、被害輕的林分內(樹齡在6—8年生以下,被害率在10%以下);對被害重的老林帶、伶仃木、林中呈團塊狀分布的要優先設計采伐,清算蟲源木。
3.栽植誘木,集中除治。
4.化學防治,利用殺蟲優原液,或氧化樂果50倍液,涂抹蟲孔。防治時間在幼蟲開始為害、蛀入孔傾軋木屑開始,需要時舉行二次防治。
(三)青楊天牛防治技術措施
1.營林措施,優化樹種結構,營造混交林,形成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林分結構。 對重災區中無防治價值的大齡林木,優先采伐更新;對中、幼齡林木伐除后,可舉行萌芽更新或嫁接更新。
2.物理措施,對被害的林木,可舉行人工修枝或高干截頭,剪除蟲癭,集中燒掉。
3.化學防治,利用殺蟲優、氧化樂果點涂蟲孔或于成蟲羽化盛期噴霧防治成蟲。
二、組織管理措施
1. 大力宣傳貫徹《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本著“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目的及治早、治小、治少的原則,執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
2.層層簽署防治責任制,把防治任務納入各級領導任期目的,落實責任,層層簽署防治承包條約,有獎有罰。沒有完成防治任務的或沒有到達防治標準的,執行限期除治通知書制度,限期仍沒有防治或沒到達防治標準的要舉行經濟處罰。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