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梧桐樹”大熱天為何要“剃頭”,專家上午解惑——盛夏修枝的是泡桐而非梧桐
市綠化管理局正在論證用新樹種取代泡桐
大熱天,為何還要給行道樹修枝、“剃頭”?留下一片濃陰不是可以帶來更多的清涼嗎?市綠化管理局有關專家上午注釋說,本市行道樹重要是法國梧桐、香樟等,盛夏時節枝繁葉茂,給申城帶來了片片濃陰,盛夏還需要“剃頭”的是泡桐樹,“剃頭”是無奈之舉,現在有關專家正在論證是否以新樹種取代泡桐樹。
僅存2000棵
現在上海陌頭的泡桐樹約2000棵左右,60%以上分布在郊區,市區以泡桐為行道樹重要是普陀區的宜川路、浦東新區的南碼頭路等。
“泡桐與上海市民俗稱的‘梧桐’,盡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完全不同的樹種”,綠化專家說,兩者在植物分類中屬于不同的科。市民俗稱的“梧桐”,又俗稱“法國梧桐”,學名懸鈴木,在上海作為行道樹,已經經過歷史的檢驗,屬于較好的行道樹樹種,只需在春季稍作修剪,在盛夏時節,梧桐給申城帶來了成片成片的綠陰和清涼,像衡山路、岳陽路、中興路等等都是著名的梧桐大街,道路兩旁的梧桐樹,大多有七八十年的樹齡,枝繁葉茂,像撐起了一頂又一頂巨型遮陽傘。現在本市梧桐數目已有20多萬株。
“剃頭”為防汛
據專家介紹,泡桐屬于“速生樹種”,對土壤的透氣性要求較高,由于城市道路土壤透氣性較差,因此泡桐的許多根系分布較淺,甚至將道路上的道板拱起,給市民行走帶來未便。市政部門在整修道路時,往往將影響鋪設道板的根系切斷,這樣造成泡桐“頭重腳輕”,容易發生倒伏,雖然每年汛期前,綠化管理部門往往會采取修剪等措施削減其吃風力,但是臺風來暫且,相關區的綠化管理部門仍然將泡桐作為巡查重點。在每年汛期行道樹倒伏的數目統計中,泡桐的“絕對數目”并不高,但倒伏數目占自身數目的比例較高,屬于比較容易倒伏的行道樹樹種。因此,盛夏時節,為防汛需要,綠化部門有時還需為一些“頭重腳輕”的泡桐舉行修剪。
“下崗”論認證
泡桐不是理想的行道樹,那么是否需要“下崗”?據透露,有些城市已不再把泡桐作為行道樹,“上海現有的2000多棵泡桐樹,大多都比較高峻,是否移走泡桐改種其他樹種,這另有待進一步的認證”,市綠化管理局透露,“上海正不停擴大行道樹品種,隨著新樹種的不停引進,泡桐將逐步淡出申城陌頭”。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6354.html。